10月20日上午,2024年东湖论坛分论坛——科普图书创作与传播论坛在武汉举办,20多家出版社携2000多册科普图书亮相“全国优秀科普图书作品推介”展区。知名科普作家、优秀出版社代表以及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科普作品进行交流,探索如何更好地创作优秀科普图书,并通过有效的传播手段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讲好科学故事,弘扬科学精神。
科技部副司长李昕
科技部副司长李昕在致辞中表示,自2012年起,科技部每年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一批优秀科普作品向全社会推荐阅读。截至目前,已累计向公众推荐800部优秀科普作品,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希望借助此次论坛的契机,社会各界共同推动新时代科普图书创作与传播事业蓬勃发展,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热情,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注入强大动力。
科技日报社编委委员文飞红
进入“刷屏时代”,社会大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深刻改变,纸质图书的市场占有率受到一定冲击。对此,科技日报社编委委员文飞红在致辞时表示,新形势下人们对高水平、最前沿且与自身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优秀科普图书的需求一直在增长,零碎化、片断化的科普产品代替不了科普图书这样深层次、系统化的传播样式。如何进一步做好科普图书的创作与传播工作?文飞红认为,一是要抓好市场调研。强化“调研先行”的意识,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手段,把目标读者、受众需求、阅读习惯等研究透彻。二是要抓好选题策划。强化“内容为王”的观念,打造有知、有趣、有用的精品力作。三是要抓好渠道传播。强化“渠道为要”的理念,推动科普图书的多媒体呈现和全方位推广。
在此次论坛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元卓等4位专家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主要负责人参与了圆桌论坛,分别围绕“优秀科普作品具备哪些特质”“当前背景下如何提升原创科普水平”两个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作为2024年东湖论坛的配套活动,科普图书创作与传播论坛由科技日报社、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主办,科普时报社、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承办,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协办。此次论坛还将举办“科普作家进校园”活动,旨在鼓励和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科普阅读,助力青少年培育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摄影:科普时报记者 季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