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网 > 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 > 重大科技成果巡礼 > 正文

2024年北京科技周即将闭幕 百余项科技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来源:央广网 作者:庞婷 2024-05-31 16:00

央广网北京5月31日消息(记者 庞婷)为期一周的2024年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将于6月1日在石景山区首钢园11号馆闭幕。本届北京科技周设置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科普互动体验、联合展区五大展区,100余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亮相,展示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成果和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互动展项。

在医药健康展区,一个大型医疗器械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机器独有的七轴智慧机架系统,可以让医生不进入手术室就完成介入手术,免除X射线危害的同时,减少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这款医疗器械叫做Taikon·太空DSA,是采用AI图像处理介入诊疗系统,搭载新一代WE-Aimage智能超算高清影像平台,可以让图像质量大幅提升,帮助医生更加精准地完成介入手术。

“北脑二号”智能脑机系统(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展区另一侧,在今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发布的重大成果之一——“北脑二号”智能脑机系统也亮相科技周医药健康展区。“我们这个系统未来可用于辅助瘫痪、渐冻症患者完成日常生活,通过在大脑外部植入电极,采集大脑发出的指令,判断他要做什么,再用机械臂帮助患者完成操作。”芯智达脑机工作人员赵女士介绍,目前“北脑二号”的动物实验基本完成,已经可以实现非人灵长类动物对二维运动光标的灵巧脑控拦截,接下来会进行临床试验。

在智能制造展区,观众可看到加速进化人形机器人、朱雀三号(ZQ-3)可重复使用火箭等智能制造突破性创新成果。

其中,加速进化人形机器人具备运动范围大、轻量化设计、二次开发友好等特点。其全身拥有23个自由度,每一个关节都具备超大运动空间。该公司人员介绍,“这款机器人最大的特点是灵活性非常高,它的腰部、髋部都可以旋转360度,可以运用于攀爬、搬运等场景中,能够完成人类都不能完成的动作。”


人形机器人吸引观众驻足(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智瞰深鉴将实验室内刚刚定型的人形机器人样机带到现场展示,互动式体验吸引不少观众围观。“它不仅能走能跑,还能做出各种爬行动作,摔倒后能自己起身,行动更灵活。”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下半年,这台机器人将正式发布,提供给科研场景使用。后续,它有望用于物流运输“最后一公里”搬运等生活场景。

科普互动体验展区内排起长队,不少家长带着孩子通过VR眼镜走进科学场景中。戴上VR眼镜,观众就可以在科学号考察船、FAST、EAST等一系列大科学装置之中漫游。“VR装置内有一个360度的全景视频,可以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大科学装置,将难得一见的科研场景展示在观众面前,让更多人了解我国的重大科研成果。”工作人员表示。

本届科技周上,石景山区也带来一系列关键技术攻关成果。其中,重光照4D动态光场重建系统可以一次性获取动态的人物模型数据,同时采集不同状态的贴图材质信息,高品质重现不同视角下观看人体的光影效果,输出4D高精度几何模型和8K贴图,扫描精度可达皮肤毛孔级别。像数字人子剑、米卢、徐梦桃等都是由这台装备扫描制作。


睿尔曼防人机械臂(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受到更多关注,更多科技产品聚焦“银发市场”,睿尔曼防人机械臂就是为居家康养设计研发的一项产品,可以帮助老人穿衣服、拿水、拿药,还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家务。“它的双臂设计使其能够在狭小空间内自由作业,同时具备强大的负载能力。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控制算法,该机器人能够实现精确的定位和稳定抓取,广泛应用于教育、工业制造、物流、实验室自动化等领域。”睿尔曼防人机械臂技术负责人薛先生表示。

据悉,除主场外,北京市16区和经开区也陆续举办各区科技周活动,展现各区特色;北京市科普联席会成员单位、科普基地举办科普、路演、培训等系列行业特色活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