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名垂青史 众手起丰碑 —— 读《唤起全民族的抗战 ——“一二·九”运动人物记》感怀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赵致真
  • 2022-01-14 12:10

收到赵萌老师寄来的《唤起全民族的抗战——“一二·九”运动人物记》(以下简称《唤起》)。小心翼翼剪开塑封,不由长吁一声:“终于成功了!”

冬日融融,晴窗展卷,心中充满了喜悦、感佩和庆幸。第一印象是这本书的巨大体量和端庄容貌。煌煌三卷,170万字,700余幅照片,如同面对一座绵延的山脉,连峰争出,叠岭互藏;如同面对一支浩荡的军旅,旌旗逶迤,铁骑突出。这样的格局和手笔,在近年来的出版物中是非常少见的。

一二·九运动在中华民族生存史上的地位自不待言,一二·九运动的学术研究早已成为世界性的课题。“信息越多,争议越少”,无论抱着什么样的史观,赞同什么样的史论,都离不开史料的支撑。

如今存世的一二·九档案和回忆已经相当丰厚,但和运动的壮阔与纷繁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而最明显的不足是,这些资料大多注重于宏大的叙事,缺乏具体的细节,注重高度概括的事件,缺乏有血有肉的人物。

《唤起》的最大特色恰恰在于提供了珍贵的“细节史料”,填补了现今的一项空白。书中278位人物传志的作者都是一二·九运动参加者的后人,从特殊的父训家教、偶语私谈、日濡月染中,自然会了解诸多一二·九运动的繁枝细节,轶事琐闻。每篇文章既有自己的声部,又有共同的旋律,既有人性的温度,又有信史的严谨。让人看到森林也看到了树木,看到洪流也看到了浪花。这是别无来源和别无替代的——《唤起》这本书为一二·九运动的史料库注入了巨大的增量。

翻动着《唤起》卷帙浩繁的篇章,我又会陷入辽远的遐思和浮想。《唤起》里的170万汉字,原本各自睡卧在词典里,随机散布在语言中,如今却按照如此特定的规则和秩序,到这部书中集结排列,形成一座新筑宏构。这种奇迹是怎样发生的?

大自然的基本法则说,要把无序转变为有序,把简单演化为复杂,唯一的办法是,拿能量来!

而完成这本书需要付出的巨大能量,就是从几百位退休老人羸弱的身体中提取和输出的。

5年间,我和赵萌老师通过许多次电话,每当问到“你在忙什么,近来还好吧?”便会听到“我们那个一二·九啊……”总之三句话不离“一二·九”,从最初发出动议后的奔走相告,辗转串联,到召集人的分片负责,动员撰稿;有人在家翻箱倒柜,找出父母尘封多年的日记相册,有人到图书馆和资料室寻觅昔日报刊,甚至查阅“敌伪档案”,还有如何恭请专家把关,如何提交上级审查……其中的夙兴夜寐和柳暗花明,我都可以作证。

“新书几时成,白发日夜生”,我看过赵萌老师发来他们编委会的照片,个个踌躇满志又一脸沧桑,让人肃然起敬又有几份辛酸。他们大多已近古稀,没有经费支持,没有分文酬劳,感谢他们编撰出了这部山容海汇的心血之作。

《唤起》一书与读者见面,也体现了出版行业的社会责任。一二·九运动发端于北平,也许北京出版社就格外义不容辞。花费5年时间,投入巨大成本,为国家打造了这样一部具有历史重量的压卷之作,充分展现了“出版家”的时代眼光、价值判断和办社理念。

《唤起》中的先辈在一二·九运动时,应该恰好和今天的青年“同龄”,中华血脉,爱国激情,他们彼此的心应该是相通的。

一二·九运动的一项重要精神遗产是,知识分子走出象牙塔,和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那么,在互联网席卷天下的今天,如何通过手机和多媒体平台让公众阅读?

我虽然退休多年,但电视台的职业习惯使我想到一场知识竞赛的情景:“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这句话出自哪里?电车上向公众高呼口号的年轻人是谁?《八一宣言》最早在哪里发表?《毕业歌》和《义勇军进行曲》是哪两部电影的主题歌?……这些问题也许比明星的家庭琐事更引人入胜。

《唤起》的征稿时间截止到2017年6月,此后便“过期不候”了。如果继续进行网上的开放式征稿呢?“山鸣而钟应,磁引而铁随”,又该会带来多少新的收获?

曾经在北京师范大学网站上看到一二·九纪念碑。何妨以这部《唤起》的资源为殷实家底,拓展出一座虚拟的网上纪念碑?

衷心祝贺《唤起》出版。先辈永生,传统永续,文字永存!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武汉电视台原台长)


编辑:于翔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