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不断演进发展至今的“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本报特选取4本图书,为读者介绍“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内涵。
==============================
明洪武元年八月二日(1368年9月12日)明军攻破元大都,元顺帝和后妃、太子,以及部分大臣仓皇北逃。明军占领大都城后对其进行了改建,放弃了北部城区及元大都北城墙,将城区向南推移2.5公里,在今天的德胜门、安定门一线重新修建城墙,并将元大都东西两侧的土城墙全部建成包砖城墙,从而奠定了明代北京城的北界。
元大都北城墙被放弃后,此处逐渐变得荒芜,到了清末民初时已变成一道高高的土岗子。于是北部元代城墙(土城)便成为遗址。现在的元大都遗址公园就在这里。
明代的都城北城墙往南推移2.5公里,那么南城墙呢?在明朝修建故宫的时候,南城墙向南推移了0.5公里,就是现在北京前三门(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的地方,正中间就是现在的正阳门(前门)。
元朝首都“元大都”,是1267年元代政治家刘秉忠规划的,按照太极八卦所建,其中太极中心点为现今的北京后海银锭桥附近,在当时被认为风水位置极佳,北京城以此点向外布局。但都城北墙南移后,北京城的风水也受到影响,因此太极中心点也必须南移,而此位置正好就落于景山,使北京城跟着往南移动,也成为日后北京的城市基础。
景山公园的万春亭脚下,地面上镶嵌着一块圆形的黄铜标志,镌刻的“北京城中心点”几个大字,清晰醒目。一条笔直却无形的线,从这一地标上贯穿而过。这条线将北京城的布局结构在空间上一分为二,上演了将近800年的人间烟火。
800年来,“北京中轴线”的方位延续下来,从未改动,依然是永定门-天桥-正阳门(前门)-皇城-钟鼓楼。
北京曾经叫作燕京,在永定门外有个建筑叫燕墩。燕墩位于北京永定门外400米处的南中轴线上,是南中轴的标志性起点。
自明代开始,永定门是出入京师的交通要道和重要门户,朝廷在此还驻有营盘。彼时,燕墩不仅是瞭望台和烽火台,在人们心理上也是抵抗外敌入侵的一道有力屏障。可是,回望历史,即便是固若金汤的屏障堡垒,也没能挡住攻克元大都的徐达大军。清朝八旗子弟的铁蹄,八国联军的攻占,日本侵略者的进犯,永定门总是北京陷落的一个攻破点。
元代修建燕墩,与刘秉忠有关。他用道家的五行学说,分别在北京城的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设置了不同的镇物,借以镇金、木、水、火、土,从而达到稳定都城和统治的目的。在清代李静《燕墩》一诗中,他清楚地把燕墩标注为“南方之镇”。其他4个镇物分别是:东方神木厂的金丝楠木,用来镇木;西方大觉寺的大钟,用来镇金;北方昆明湖的铜牛,用来镇水;中间的景山用来镇土。
这些所谓的镇物当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它们寄托了人们消灾免祸的良好愿望。除了神木厂的神木早就消失了之外,其他4样镇物一直延续了几百年,其中燕墩历尽沧桑至今仍巍然屹立在原地,实属难得。
再看今天,如果雨燕沿着“北京中轴线”往北飞去,鸟巢和水立方将映入眼帘……再往北飞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玲珑塔赫然在目……
(作者系作家、剧作家。本文为《雨燕飞越中轴线》附录,文章有删改。)
《雨燕飞越中轴线》,张之路著,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