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博物馆的幕后》,[英]麦夏兰著,李响 楚惠萍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麦夏兰的《科学博物馆的幕后》一书,近期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引进出版,这对于作者、读者,特别是那些研究和关心科学博物馆的专业人士来说,都是可喜可贺之事。
从研究内容上来看,这本专著基于作者在伦敦科学博物馆开展数年的田野考察,为我们呈现了这座建立已百余年的世界著名科技场馆的幕后故事,特别是以一项贴近生活的食品展览为案例分析了科学博物馆策展过程,呈现了科学文化内容的建构过程。细细读来,这本书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特色内容。
首先,这是一本并不“前沿”却颇具新意的著作。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麦夏兰教授的原著于2002年在英国出版,至今已经20余年。如果根据译后记中记载的出版过程,那么研究内容和基本结论的形成还要追溯到更早的时期。在这几十年间,博物馆行业在理论发展和建设实践的进程中日新月异,新事物不断涌现、新经验逐渐积累、新理论源源产生。然而,正如作者用了整整一章来论述的:在她开展实地考察期间,伦敦科学博物馆所经历的巨大变革在今天看来仍有重大历史意义。因此,无论就呈现一家世界知名的科学博物馆展厅背后的精彩故事,还是就人类学、民族志学等专业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科学博物馆的创新应用而言,这本书在今天仍然能够让读者感到新意。
其次,以博物馆为调研场所开展一项严谨、深入的社会科学研究,这种值得推广的设计在国内可谓正当其时。众所周知,中国的科技场馆近年来经历着飞速发展,“博物馆之城”“科技馆之城”等建设理念被相继提出。一方面,我们的场馆数量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观众得以通过走进展厅而走近科学;另一方面,我们的展览内容、活动形式也在不断提升质量,力图用更加精准的科普服务来满足公众日益多样化的科学文化需求。更为可喜的是,科技类博物馆正在受到更多学科领域研究者的重视,新的理论成果不断涌现。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博物馆的幕后》作为一本专业性极强的学术专著,为我们呈现了人类学、民族志学的研究方法如何创新性地应用于博物馆这一场域,这种尝试带来一定的启发意义。
最后,本书促使学者更加深入地思考博物馆的社会角色。博物馆行业发展至今,所面临的变革已经不仅仅源自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而是必须直面更加广泛的社会需求。就科技类博物馆而言,它们不仅要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要表征科学文化、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这样的转变意味着博物馆从科普基础设施和展教活动空间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理念转变。这样的深层转变不可能依靠一个标准、一份文件去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扎实的学术积累和严谨的推敲论证,需要汇集融合博物馆学、社会学、传播学、艺术设计等众多学科领域的思想成果。在这种情况下,我十分欣慰地看到《科学博物馆的幕后》添上了这样简单的一砖一瓦。相信有心的读者一定会在这本兼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博物馆研究著作中有所收获。
(作者系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