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洪敬谱 吴长锋)近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首届量子计算产教研人才培养研讨会上,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宣布,向全国60多所已部署本源量子自主量子计算教育系统的高校捐赠“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免费体验机时。
量子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介绍,量子计算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量子计算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作为世界量子计算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在人才培养上必须加紧步伐,构建自主量子计算教育体系。
2024年12月16日,中国海洋大学正式启动了首期量子人工智能微专业的招生工作。在研讨会上,该校副教授王志敏介绍,中国海洋大学设立量子人工智能微专业,是为了面向全校各专业本科生选拔优秀学生,培养他们在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基本学科素养,同时帮助他们建立全球科技变革的视野,进而为未来量子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储备关键人才。
蚌埠医科大学教授杨枢介绍,为推动量子计算与医学领域的深度融合,加速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学校携手本源量子于2023年创建了国内首个“数据医学(量子计算方向)实验班”,为我国量子计算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铺设了一条坚实的人才培养之路。
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赵雪娇说,目前全国已有60余所高校采用本源量子自主量子计算教育系统,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安徽大学等多所高校已陆续采购“本源悟空”机时。
“我们捐赠‘本源悟空’免费机时,是希望中国学生能够尽早用中国造量子计算机实践学习量子计算知识,以提升科研能力,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更多创新成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本源量子首席科学家郭国平说。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中国通信学会量子计算专业委员会承办,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本源量子协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蚌埠医科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教师及专家齐聚一堂,共商量子计算人才自主培养路径。研讨会还发布中国通信学会“本源溯知”量子计算教育课题报告,并启动“悟空杯”量子计算编程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