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正走在复兴的道路上,战略性地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中国标准2035等伟大目标,这些伟大目标的实现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培养,主要是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习惯,而不是要求青少年像科学家、发明家一样有多少创新理论和科学发明。在当下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中,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无疑是最重要的工作。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动机”是青少年学习的动力,青少年只有具备强烈的创新欲望,才能主动思考,追求创新。教育理论为我们提出了一条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培养的方向及路径。
培养青少年创新的兴趣
兴趣是引发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如果青少年对某一事物有了强烈的兴趣,就会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其中,创新创造的过程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一种享受。青少年的兴趣培养应当融入日常学习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激发青少年的创新创造兴趣并保护这种探索精神,使青少年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为创新思维培养创造条件。
学校教育急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青少年听;教师问,青少年答;教师出题,青少年做”的教学模式,改变这种导致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能充分发挥、思维也得不到很好发展的被动学习状态,把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落实到日常教学中,让学校教育成为真正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主要战场。
鼓励青少年大胆质疑
创新的原点从青少年心中的疑问开始,古人常说:“学贵多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青少年发现和提出一个有意义问题就是一种创新,因为心中有疑问,才能有思考、有思维、有创新。青少年有疑问,说明他在动脑筋积极思维,而创新的灵感就由疑问产生。
学校教育中,老师应当鼓励青少年大胆质疑,并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使青少年在“质疑-探疑-再质疑-再探索”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
鼓励青少年大胆想象
爱因斯坦曾讲过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只有想象力才会有创新,想象力对于青少年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观察、阅读、调查、采访等形式,采集大量的社会和自然现象,是提高想象力的首要物质条件。也就是说,要鼓励青少年参加各种社会、科学探索及实践,积累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
鼓励青少年大胆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内容和关键,培养青少年的求异思维有助于他们走出思维定势,摆脱求同思维的束缚。
学校教育中,老师应当特别注意开发青少年的求异思维,即注意培养青少年在面对某个问题能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鼓励青少年敢于标新立异,不落俗套,不师云亦云。保护好学生的求异思维就是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
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科技活动和大赛
科技活动与科技大赛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青少年在科技活动和科技大赛中,通过参赛作品主动呈现他们在阅读、观察、比较、思考、设计、制作、试验、完善等方面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不仅提高了青少年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还发展了青少年创新精神。因此,应当鼓励青少年参与到各种科技活动与科技大赛活动中去。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