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挫折教育是什么
□ 陈柳岐
来源:科普时报 2021-02-28

中北大学学生跳楼自杀事件,在网上引起巨大争议。这几年,缘于一点“小事”自杀的青少年多有报道。而我们都在生活与学习中告诉青少年该如何成功,却没人告诉他们,失败了该怎么办?做错了事怎么办?

今天我们就谈一谈青少年的挫折教育。

如今流行的青少年的挫折教育,存在三大误区:

其一,把挫折教育等同于吃苦教育。

很多家长、教育机构简单的认为让孩子干点苦活、累活、脏活;或者让孩子过点苦日子、苦生活就是挫折教育,就能起到挫折教育的效果。

其二,把挫折教育等同于痛苦教育。

有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人为的制造一些挫折让孩子痛苦,实际上没有起到挫折教育的效果,反而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

其三,把挫折教育等同于打击教育。

有的家长和老师不管孩子做得多好,都使用语言上打击他、否定他,行为上总是拿他跟别的孩子做比较。

各种调查报告已经证实:这种挫折教育教出的孩子,其实自杀率反而更高,这样的挫折教育只会适得其反。

真正的挫折教育是什么?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制造挫折,而是当孩子遭遇挫折和失败时,教会他们如何应对。遭遇挫折了该怎么办?遭遇失败了该怎么办?

真正的挫折教育应包含以下几各方面:

第一,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在不好的事情发生后,要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以这次中北大学事件为例:我们来分析这个学生缘何会走向极端?其实他的心理活动不难揣测:“同学会怎么看我?老师会怎么看我?亲朋好友会怎么看我?女朋友会怎么看我?我的毕业证、学位证拿不到了,我的人生是不是就此毁了?”

他在这一刻钻进了牛角尖,把所有事情想得太大,最后把自己弄崩溃了。

其实,很多青少年自杀的案例都是这个原因,在当下那个时刻里,把问题想得太严重太复杂,钻进牛角尖出不来,最后走向极端。

如果我们平时对孩子进行过情绪管理教育和训练,在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好很多。

第二,让孩子感受到支持和爱

最好的挫折教育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做父母的一定要及时告诉他:“不管怎么样,我都很爱你。”“别担心,我会跟你在一起。”“没事,我们再争取一下”对于孩子来说,只有感受到父母的包容和鼓励,他才有底气去正视挫折。至亲的“支持”才是青少年“挫折教育”的核心。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孩子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有的是学业上的,有的是兴趣比赛的,有的是和朋友相处上的等等,但我们的很多家长这个时候采取的态度是:这都是你不努力的结果、是你笨导致的、是你人缘不好造成的,家长并没有真正去关心、包容和爱护孩子,导致孩子陷入深深的无助和自责当中。

第三,让孩子接纳已经发生的事情

国外有句名言:“既已成为事实,只能如此。”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这个事情已经是事实,我们不能改变它,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最快时间接受它,而不是纠结和逃避。

青年人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不愿意接受失败的结果,反复纠结在这件事情上,深陷其中不可自拔,表现出来的就是后悔自己当初应该或不应该怎么做!此刻,作为家长应当帮助孩子学着接受已经发生并且不能更改的结果,引导孩子往前看。

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要乐于承认事情就是这样的情形。能够接受已发生的事实,就是能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第四,帮助孩子一起寻找解决办法

在引导和帮助孩子学会接受挫折与失败之后,紧接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与孩子一起寻找解决办法。

有一个较好的例子:小孩子弄丢了心爱的玩具,对孩子来说,这就是一个挫折,妈妈的做法就值得借鉴:

首先,她允许孩子哭,不是让孩子压抑这种情绪,而是让孩子跟她哭诉分享。同时,她告诉孩子:“我非常理解你难过的心情……”

其次,跟孩子一起找玩具,但是没有找到,所以她告诉孩子:“我们必须接受玩具丢了这件事情,无论你怎么难过,玩具也找不回来了。”

最后,她跟孩子一起做了一个收纳盒,然后告诉孩子:“以后玩完之后记得归位,玩具就再也不会丢了。”

这样的教育多做几次之后,孩子就会慢慢养成习惯:遇到挫折找方法,而不是遇到问题就崩溃。

第五,生命底线教育

一定要给孩子灌输生命底线教育:生命高于一切。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和失败,都不能选择结束生命。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提到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就是对生命尊重的观点,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其实就是我们最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当向孩子传递一种思想和认知:人的一生总难免遇到挫折和失败。当遭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如果你没有能力改变结果,就应该接受这个结果,不管结果有多难堪,都不应该拿自己的生命来交换,只要一息尚存就有可能东山再起,生命高于一切!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副秘书长)



相关文章
陈柳岐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专家简介
陈柳岐,教育学博士,全国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科幻阅读推广人。《科普时报》专栏作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副秘书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著有《等你,在未来》系列书籍,曾担任教育部白名单竞赛运营负责人和评审专家。致力于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和科幻阅读推广。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