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沙丘》海报
作者供图
对于科幻迷来说,今年最值得期盼的事情莫过于即将上映的科幻巨制电影《沙丘》了。这是一部作者导演俱佳,而制作过程充满了磨难的电影,在观看影片之前,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这部作品诞生的过程,为完全沉浸这部电影储备一些背景知识。
《沙丘》原著系列中最主要的作品共有两套三部曲,第一套是《沙丘》(1965年)、《沙丘救世主》(1969年)和《沙丘的后代》(1976年);第二套是《沙丘神皇》(1981年)、《沙丘异教徒》(1984年)和《圣殿:沙丘》(1985年)。作者是弗兰克·赫伯,在二战时当过战地摄影师,在新闻报社当过记者,也在杂志上发表过他撰写的冒险文章。他学习过弗洛伊德等哲学心理学家的作品,还对他喜欢的科幻作家作品熟读于心,这些都影响了他日后的写作。
在1959年时,赫伯原本只是要为一本杂志写一篇关于俄勒冈州佛罗伦萨市的沙丘的文章,当他站在一望无际的沙丘地带时,便对沙丘下面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幻想。于是,他开始对于沙丘的世界“走火入魔”,收集了大量的资料,逐渐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世界观。尽管这篇真正关于沙丘的文章从未完成,但却成了赫伯创作《沙丘》的契机。
在经过6年的艰苦研究和创作后,《沙丘》终于在1965年问世。该书一经面世便取得了空前的好评,并连获大奖。一举囊括了1965年的星云奖和1966年雨果奖的最佳长篇奖,并且分别于1975年、1987年和1998年3次荣登《轨迹》杂志评选的“经典最佳长篇”榜首。而根据他的这部不朽名著改编的同名游戏,更是奠定了最具魔力的即时战略游戏的基本模式,风靡世界。不仅游戏,大量科幻题材的电影也借用了《沙丘》系列中的很多元素进行创作,比如《星球大战》系列,以及《权力的游戏》系列,在其他各种类型的科幻影视中都不难发现其影响的存在。
在这部巨著中,赫伯成功地构筑了一个假想的神话般的世界,涉及了银河帝国、封建政治、超能力进化、宗教、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充满了难懂的宗教布道和惊心动魄的拜占庭式的阴谋。赫伯通过《沙丘》系列,试图探讨诸如哲学、宗教、心理学、政治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复杂问题,同时对人类的生存和进化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半个世纪以来,几乎所有尝试将《沙丘》原著改编成电影的制作人都在其影视化的道路上栽了跟头,这部电影的制作堪称影视“神坑”,谁拍谁倒霉。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原著内容过于庞大,很难用影视化的语言来完整和准确地表达剧情;二是早期的影视特效技术有限,无法呈现一个有着另类文明的未来世界。但是,作为科幻迷最期待的科幻原著作品,电影人始终没有停止过推出高质量电影的脚步。
今年,我们终于等来了德尼·维尔纳夫导演的2021版的电影《沙丘》,这个在电影界被戏称为神的导演,会给我们带来一部满意的作品吗?答案是肯定的。很简单,因为维导从来没有拍过烂片,他也从不担心自己电影作品的口碑和评分,他唯一要做的,就是挑战自己的极限,把自己的每一部作品,都力求让人们贴上名副其实的封神标签。也许这次他执导的《沙丘》,就是能让他完成真正封神的一部作品。维导的作品,类型没有统一的风格,但都能在不同的故事中,用诗意般的叙事手法去呈现情节,用温柔的方式去带领观众流进角色的内心,同时用略带伤感的质地镜头语言和对白,让观众能直击角色的灵魂。把这些综合起来放到《沙丘》电影的制作上,加上极致美学大场面的呈现,以及近年发展迅猛的影视特效技术,2021年的《沙丘》电影,一定是科幻迷们的年度盛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