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为什么长得“四不像”?
来源:科普时报 2021-02-28

“四不像”——麋鹿 郭耕 摄

说起麋鹿,许多人会想到它的俗名“四不像”。从麋鹿的身上,我们常能找到一些熟悉动物的影子,人们渐渐归纳出了麋鹿“脸似马非马,角似鹿非鹿,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这四个最典型的特征。在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外貌都是长期进化中适应环境的产物。麋鹿的四个“不像”,正是它们的生存优势。

许多鹿类动物,比如梅花鹿、赤麂主要生活在山林中,而麋鹿是一种湿地鹿类,它们喜爱泥泞、潮湿的沼泽地带。由于栖息环境不同,生存所需的本领也有所不同。在物竞天择的自然选择中,麋鹿形成了独特的的外观。

人们说麋鹿的“脸似马非马”,形容它们的脸又窄又长。殊不知,这张长脸与麋鹿的生存息息相关。麋鹿在饮水和吃水草时很容易被天敌攻击。所幸它们长有一张“大长脸”,当嘴巴探到水下觅食时,眼睛还能留在水面上,时刻观察周围的风吹草动。

麋鹿的鹿角枝杈向后伸展,“角似鹿非鹿”,和大多数鹿类不同。作为一种湿地动物,麋鹿常在芦苇丛生的水边活动。当它们在茂盛的湿地植物中穿行时,形态独特的鹿角由于枝杈向后,不容易被勾住,缠住。独特的角形还能充当“痒痒挠”,当麋鹿的背部瘙痒难耐时,它们就能仰起头用鹿角磨蹭解痒。

当麋鹿在泥地上行走,在湖水中游泳时,它们宽大的“似牛非牛”的蹄子便派上了用场。麋鹿的蹄子四个脚趾岔开很大,增加了脚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不容易在湿软的土地中“泥足深陷”。麋鹿的两个前脚趾之间长有肉膜,功能类似鸭子的脚蹼,能够在游泳时划水。

人们将麋鹿的尾巴誉为“尾似驴非驴”,是说它们的尾巴十分修长,算上末端的一撮毛,长达70厘米。这条长尾巴是麋鹿的“苍蝇拍”“驱蚊器”。尾巴左甩右摆,烦人的小虫被赶走了大半。湿地之中蚊蝇滋生,如果没有驱赶蚊虫的有效手段,便增加了伤口感染、罹患传染病的危险。

讲到此处,我们已经可以发现,麋鹿被称作“四不像”的体貌特征都能很好地适应湿地生活,对麋鹿的生存具有益处。在优胜劣汰的大自然中,不具备这些优势的,适应能力较弱的麋鹿逐渐消亡减少,而具备这种外貌、生存能力较强的个体存活了下来,组成了今天我们见到的麋鹿种群。麋鹿“四不像”的样貌,是在进化中慢慢形成的。

当然,四不像的“四”字只是一个虚数。也许大家通过观察,还会发现麋鹿与其他动物相似的其他特征。这些体貌特征对麋鹿的生活有何帮助和作用,我们还可以继续探寻和研究。

(作者系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科普教师)



相关文章
郭 耕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
专家简介
郭耕,1961年出生于北京。现为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经开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科普时报“笔耕自然”专栏作者。作为科普作家,自1994年著有《世界猿猴一览》以来,几十年笔耕不缀,撰写科普图书二十多部,创意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科教设施三十余个,多年来作为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教授全国巡讲奉献十大科普讲座。耕耘科普,获奖频频,仅2018年获北京市政府颁发“首都环保先进个人”称号、2019年获北京榜样提名人物、2020年,继1999年再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2021年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2022年所著《动物与人》获首都30部科普好书推荐书目。2023年3月有《鸟人话鸟》一书出版。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