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嘴鸥 |
今年4月,我来到辽宁锦州与丹东。一路上,不仅在小凌河附近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沟拍摄到几只黑嘴鸥,行程中不时发现它们的身影。
此行是我时隔25年,再访黑嘴鸥。比起当年,黑嘴鸥的数量明显上升,分布也相对广泛,保护形势趋于乐观。
1998年6月,我曾随观鸟爱好者一行乘火车前往辽宁盘锦,拜访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会长刘德天,并见到了黑嘴鸥。
黑嘴鸥是鸻形目鸥科彩头鸥属的鸟类,因嘴黑色而得名。夏羽头颈为黑色,冬羽头颈是白色,通常营巢于开阔的沿海滩涂地带,特别是生长有碱蓬、獐茅、补血草等低矮盐碱植物,不受潮水影响的无水盐碱地上,或河口泥质滩涂;也在潮间带边缘,或受潮水影响较小的潮间带高的土丘上营巢。
黑嘴鸥主要栖息于沿海滩涂、沼泽,以及河口地带,常成小群活动,多出入于开阔的海边盐碱地和沼泽地上,特别喜欢生长有矮小盐碱植物的泥质滩涂,频繁出现在附近水域上空飞翔,有时也现身内陆湖泊。它的繁殖期为5—6月,每窝产卵多为3枚,主要以昆虫、幼虫、叩壳类,以及蠕虫等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叫声尖厉。冬季常见于船只云集的码头,拣食掉入海面的鱼及食物。
令我印象颇深的是,黑嘴鸥的眼睛上下缘有着星月形白斑,并在眼后相连。虹膜和嘴为黑色,脚呈红色,幼鸟脚则是褐色。
作为国际特别保护鸟种,黑嘴鸥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易危物种。刘德天老先生感言道:黑嘴鸥主要分布在我国,但长期以来未曾列入重点保护,1990年的调查发现,仅存1200只。此后,我国通过采取相关保护措施,在1998年达到2000只;2021年又破格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我国数量已超10000只。从千到万,经过两代人几十年的努力,成果来之不易。
的确,前些年养虾作业、滩涂人工硬化等生产性建设,导致黑嘴鸥生存地的苇荡、碱蓬等湿地日益萎缩,尤其是水质污染和巢卵破坏,是影响黑嘴鸥繁殖的主要因素,滨海生态亟待保护。
“灭绝意味永远不见,濒危则还有时间”,物种保护更是时不我待!此行中随处可见的黑嘴鸥,也证明了蓝色海洋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作者系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经开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