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文化根脉,让“非遗”之花绽放光彩
来源:科普时报 2022-06-09

6月11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国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旨在让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观念深入人心,并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承载历史脉络 彰显文明魅力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曲艺、美术、节庆等。自然遗产包括自然地貌、地域等,如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新疆天山等名山大川。此外,泰山、黄山、武夷山等属于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不管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遗产,都承载着历史悠长的发展脉络,彰显着人类文明的无限魅力。

今年,文化和旅游部要求全国各地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目前,我国有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篆刻、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书法、端午节、珠算、二十四节气等文化形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这些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同时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

家长可以带孩子就近了解非遗、了解传统,积极参与“随手拍”“云上传”等线上活动,发现和记录身边的非遗,共同守护“非遗宝藏”。

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文脉,自然遗产涵养着民族的永续发展。除了实地参观这些自然景观遗产,家长们还可以陪孩子参与遗产宣传、科普教育等活动,以激发孩子对自然文化的探索热情和热爱之情。


让传统连接现代生活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的主题为 “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口号包括“激发非遗活力 创造美好生活”,强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跟现代生活连接起来,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在今年的非遗展示中,湖北省有一场服装秀,展示了汉绣、堂纺叠绣、大冶刺绣、枣阳粗布、阳新布贴等湖北省多个非遗项目的服饰系列精品。展示的服饰及配饰中70%是代表性传承人手工精制的传统服饰,30%为武汉纺织大学师生设计的将湖北非遗元素与现代服饰设计融合的时尚服饰。

在我小时候,姥姥经常制作蓝印花布,但是人们认为这很土气,宁愿买化纤、尼龙材质的衣服。时光流转,今天的年轻人重新爱上了传统的蓝印花布,认识到这种以植物蓝草为染料、用黄豆粉和石灰粉为染浆、刻纸为版、滤浆漏印的染布技术,包含着对自然的巧妙利用,是不破坏自然、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于是,蓝印花布重新成为时尚的元素。

家长可以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带孩子了解非遗传承新创意,启发他们思考,如何让传统成为创造力的源泉。


延续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生命力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家长可以带孩子购买非遗产品、体验非遗技术,在参与活动中能感受到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尊重、欣赏传统的智慧和技能,感悟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祖先们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但目前,我国很多非遗渐渐消失,由于没有人传承,有很多精巧技艺已经失传。

自然遗产由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而成,属于世界级不可再生的人类遗产。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遗产保护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它们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这些散布在华夏大地上的世界遗产,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生动见证,也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文明进程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这代人的共同责任,也是下一代的责任。青少年应该学会用文化滋养心灵,并树立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理念,延续这些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生命力。

(作者系亲子作家、金牌阅读推广人)



相关文章
李峥嵘
北京日报出版社副总编辑,北京市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
专家简介
李峥嵘,20世纪70年代生于湖南永州,湖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现任北京日报出版社副总编辑、北京晚报阅读周刊和成长周刊高级编辑、京报集团视频栏目《都来读》主讲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2018年北京市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著有《你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亲子阅读中的秘密》、《孩子的问题是问题吗?智慧父母必知的心理成长秘密》、《司空不见惯:剥开洋葱里的层层世界》、《解码自主学习力:智能时代让孩子受益终生的能力》。曾两次荣获全国报纸副刊最佳专栏奖、2018年度新浪育儿盛典最佳养育图书作者奖。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