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走亲戚不宜“被迫营业”

□ 李峥嵘

来源:科普时报 2024-04-02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本周五是农历大年三十,周六是龙年第一天。“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燃爆竹、换桃符、走亲戚、拜新年,这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但很多年轻人包括青少年不喜欢走亲戚,一些父母不免感叹:新一代亲情淡了。真的是这样吗,年轻一代不喜欢拜年走亲戚的心理秘密是什么?

实际陌生与形式亲密的冲突

“家人共守迎春酒,童稚争分压岁钱。”农耕时代,一个人活动的范围有限,整个村庄都沾亲带故,加上物质贫乏,只有过年才能穿新衣、吃美食、得到压岁钱,那时拜年走亲戚是孩子们日夜期盼的愉悦时刻。但现在城市孩子日常的物质非常丰富,不用等过年也能得到礼物和零花钱,再加上城市化进程、大家族的解散,过年走访的亲戚已然陌生,拜年的亲密形式和实际上的陌生,造成了巨大内心冲突。

通常的人际交往需要一个由疏远到亲密的心理过程,但对现在城市长大的孩子来说,过年跟着父母回老家去拜访的人,平时完全没接触,也没有任何情感的纽带,但又要做出很亲密的样子,这是违反人际交往的正常规律的。原本没感情、没话说,还要故作热情问候,无疑是如坐针毡。再加上如果父母和亲戚也没有感情,只是迫于人际压力才交往,当面热情、背后抱怨,大人这种表里不一的虚假更会让孩子产生极大的困惑。

被强行戳破的心理泡泡

大人如果不了解孩子的内心冲突,还要过分热情地询问各种问题、“爹味”说教,更会让孩子产生巨大的被侵入感。人际交往中有一个词叫“距离气泡”,这是比喻每个人(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有一个隐形的气泡,让我们和他人保持适当距离,关系越亲密的人身体距离越近、谈的话题也越深入。但是对孩子来说,走亲戚就成了一个强行被戳破泡泡的过程,剩下的只有尴尬、无奈和抗拒。

在拜年走亲戚的过程中,孩子的内心需求几乎是被忽视的,要完全服从大人安排,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受各种人“盘问”学习成绩,更不用说长途跋涉返回老家,南北方气候差异大、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很容易崩溃。年龄小的可能会哭闹,而大一点的就发呆、或借玩手机来转移注意力,无疑又会被大人斥责没礼貌,这让孩子的体验感更差,更加抵触下一年走亲戚。

缩短心理距离,探索替代方案

孩子不喜欢走亲戚,大人不能不应酬,我们该如何解决其中的矛盾呢?

首先,理解并接纳,认识到孩子抵触走亲戚的客观心理原因,保护和尊重孩子的心理需要。

第二,提前进行交流和铺垫,介绍会见到什么样的人、和自家有什么渊源,除了血缘关系外,上一辈有什么特别的交往故事。尽量让孩子提前看一些照片、视频,对即将见到的人和环境有一个现实的预期。

第三,协商可替代方案。和孩子提前演练社交语言和常见问题。尽量安排同龄人或者以前见过的人和孩子在一起。允许孩子带上玩具或者一本书,让孩子给亲戚拜年之后,找一个空间自处。或者和亲戚在公共场合聚会,其中有儿童区可以放松,避免让孩子进入一个心理完全陌生的环境。并提前协商好,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提前结束行程。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年轻一代不喜欢走亲戚,实际上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传统农耕社会的“熟人社交”向后工业时代“陌生人社交”的转型。年轻人更喜欢真实的情感表达、基于共同话题和互相尊重的社交法则,而不是按照长幼有序、血缘关系来决定亲疏交往。我们这一代父母,正处于新旧交替的过渡期,成年人有责任把古老的习俗向孩子介绍,也尊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坦诚交流、平等协商、互相妥协,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拜年方式,由此,“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作者教育科普作家)



相关文章
李峥嵘
北京日报出版社副总编辑,北京市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
专家简介
李峥嵘,20世纪70年代生于湖南永州,湖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现任北京日报出版社副总编辑、北京晚报阅读周刊和成长周刊高级编辑、京报集团视频栏目《都来读》主讲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2018年北京市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著有《你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亲子阅读中的秘密》、《孩子的问题是问题吗?智慧父母必知的心理成长秘密》、《司空不见惯:剥开洋葱里的层层世界》、《解码自主学习力:智能时代让孩子受益终生的能力》。曾两次荣获全国报纸副刊最佳专栏奖、2018年度新浪育儿盛典最佳养育图书作者奖。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