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芜之地,机器与生命共舞,爱与程序相搏——

母爱可以突破编程限制

□ 李峥嵘

来源:科普时报 2024-10-11

学有道

用心理学提高学习力

正在上映的电影《荒野机器人》讲述了机器人萝斯如何在荒岛上养育一只小灰雁,并把它培养成为大雁领队的故事。影片改编自彼得·布朗的同名畅销书,中文图书译为《荒岛机器人》,电影中的小灰雁在书中是小野鹅。

爱不是程序

机器人萝斯因一场意外漂流到了孤岛,捡到一只大雁蛋,并孵出了一只小灰雁,小灰雁把机器人当成妈妈并紧追不舍。而机器人原本被定义好的编程也被打破,一机一雁之间展开了一段关乎爱的故事。

对机器人来说,它要完成的是一个程序或者一个命令,萝斯原本并没有打算照顾小灰雁,“我的程序并没有告诉我怎么做一个母亲”。因为狐狸对她说你要照顾小灰雁,于是她突破编程限制,开始启动新的程序,给小灰雁吃的、教它游泳、在秋天来临之前教会它飞翔。如果说机器的程序代表理性的一面,那其他野生动物的繁衍、杀戮本能又何尝不是一种大自然的程序。

无论是机械地或者出于本能去完成做父母的职责,都不是真正的爱。比如,小灰雁要学习的三件事情——吃饭、游泳和飞行,代表的是一个人成长中所需要的生理满足、生存技能以及独立本领。

为人父母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将孩子培养成人。比如小灰雁不是什么都能吃,需要找到适合的食物。而机器人不能亲身示范游泳和飞翔,就先让小灰雁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去水里实践;飞行课程就找最优秀的雄鹰当老师。

刚开始,机器人只会非常机械地去执行任务。但是逐渐地,两者之间产生了情感依恋。看到小灰雁逐渐长大,将要离巢而去,机器人妈妈也感到依依不舍。

电影里有一段经典的台词,狐狸说孩子总有一天要学会独立,机器人说那就尽量让他在家附近独立。狐狸说:“好像妈妈都是这样,担心孩子受伤、总想保护,可是孩子终究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天地。”无论多么的不舍,但为了有利于小灰雁的成长,必须要让它在秋天追赶上迁徙的大部队。

世间的爱常常是为了相聚,只有亲子的爱是为了坦然的别离。

善用“印刻效应”教育子女

小灰雁为什么会把机器人当成妈妈?是因为小灰雁孵出来之后看到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就是机器人,所以它就会不停地追随机器人。这里的创作灵感应该是来自“印刻效应”。

印刻效应最早是由奥地利动物学家洛伦茨提出的,他发现在动物生命的早期、特定的敏感阶段,最早看到的移动的物体会对它产生不可逆的学习行为。假如,刚孵出的小灰雁第一眼看到的是大雁妈妈,就会紧追不舍,但是如果看到的是人类,也会跟随其后。

印刻效应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发生在特定的敏感时期;第二具有不可逆转性,一旦形成很难改变;第三,印刻的对象不一定是自己的亲生父母或者同类,只要是在特定时间出现了合适的客体就会追随。因此,在教育学上要善用印刻效应,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

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多跟孩子交流,鼓励孩子去自由探索并焕发学习的激情。就像美国诗人惠特曼在《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这首诗中所写的: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就会变成他的一部分。或者是早开的紫丁香,还有那青草,那绚丽的朝霞,那红色白色的苜蓿草,还有池中好奇的鱼,以及那美丽的迷人的湖水,还有池中的水草优雅地摇曳着。所有的这一切都成了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诗歌用形象的方式强调了孩子在成长中最初接触到的事物对其产生的深远影响,也启示我们要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因为他会被他得到的爱、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所塑造。

《荒野机器人》是一个科幻故事,内核思考的是爱的诞生、人工智能的发展和人与技术的关系。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区别于机器的能力,那就是独立的思考能力、悲天悯人的情怀、海纳百川的大爱……这都是推动人类进步不可忽视的力量。

(作者系教育科普作家、北京日报出版社副总编辑)



相关文章
李峥嵘
北京日报出版社副总编辑,北京市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
专家简介
李峥嵘,20世纪70年代生于湖南永州,湖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现任北京日报出版社副总编辑、北京晚报阅读周刊和成长周刊高级编辑、京报集团视频栏目《都来读》主讲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2018年北京市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著有《你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亲子阅读中的秘密》、《孩子的问题是问题吗?智慧父母必知的心理成长秘密》、《司空不见惯:剥开洋葱里的层层世界》、《解码自主学习力:智能时代让孩子受益终生的能力》。曾两次荣获全国报纸副刊最佳专栏奖、2018年度新浪育儿盛典最佳养育图书作者奖。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