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不如美器”,清代著名文学家和美食家袁枚《随园食单》中的妙论,在食客中得到应验:看着精美的餐具,自然就有了食欲。可是,碗裂盘碎了怎么办?别急,东乡族钉匠能让其“起死回生”。
钉匠,有的地方称锔碗匠,其实匠人不只是锔碗,也锔盆锔锅锔大缸;有的地方称锔瓷人,同样不只是锔瓷器,也能把破裂的陶器、银器、铁器等器具锔合还原,恢复功能。这“锔碗匠”或“锔瓷人”,东乡语称之为“伊哈赤”。
东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蒙古军队西征的大量工匠,后来定居甘肃,主要聚居在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县)东南西北四个乡的“东乡”,因此得名“东乡族”。1950年成立东乡自治区,1953年改名为东乡族自治区,1955年改名为东乡族自治县。2005年,在甘肃省东乡族比较集中的地区,成立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4个东乡族乡。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统计,我国东乡族人口为774947人。东乡族聚居区,也是能工巧匠荟萃之地。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东乡族钉匠手握金刚钻,专揽瓷器活,且技术含量极高。在他们眼里,瓷器活也有“粗活”和“细活”之分。
钉匠将破瓷碗锔好后,大喊一嗓子:“您给点水!”水入碗中,点滴不漏,当面验收。外人惊奇他这非凡的手艺,可钉匠却说“这只是粗活”。接着,他将“细活”娓娓道来:细活也叫“锔活秀”。说是清代京城八旗子弟喜欢赏花弄鸟、玩瓷藏玉。珍贵紫砂壶一旦失手破裂,只能向钉匠求助。钉匠师傅于是为“细活”忙碌起来:找碴对缝、定位点记、打孔锔钉、调粉补漏、除污打磨……锔补修复的每个环节,通常是一次到位,失败了很难重来。对于主人的心爱之物,钉匠不仅能给予“第二次生命”,有时还巧妙地利用裂纹走向,锔出一枝梅、几朵桃花等饰物,画龙点睛。这些饰物是用金、银、铜等不同材质的锔钉打造出来的。锔好的瓷器“因祸得福”,多了个别致的“残缺美”,身价倍增。每当“细活”完工,总闻赞声四起:“果然是细活!”“绝活!”
美食家袁枚所提“美食不如美器”,并非是指“器美要胜于食美”,也没有刻意追求豪华精美的餐饮器具,而是强调食美且餐器也得要美。在品评菜肴的色香味形时,不应忽略餐具的渲染与烘托作用,及其所承载的饮食文化。那五彩斑斓、形状各异的大海碗、小蘸碟、花纹盘等餐具,不仅丰富了餐饮的场景,为一切美好食物提供了诗意空间,而且让人们品尝到了人间美味。
虽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锅碗瓢盆弃旧换新甚至一次性消费已成常态,从事钉匠职业的人越来越少,但正是其精湛工艺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使得钉匠在新时代的东乡族地区发扬光大。2008年,东乡族钉匠工艺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锔盆锔碗锔大缸喽——”仿佛这久远的吆喝声又响彻耳际。
(作者系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食品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