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食品暖人心
□ 单守庆
日前,江苏省中医院推出“80岁老人就医零等待”新举措,有媒体感慨此举“实实在在暖人心”!笔者从老年人就医联想到近年来不断推进的老年人食品,同样关乎老年人健康,于是就有了同样的感慨:老年食品暖人心!
按照国际规定和我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从这个年龄开始,尽管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等差异,但一般都很难躲过或多或少、或轻或重与衰老有关的老年病。老年人的疾病防治,离不开食养食疗,老年食品也就很有讲究,而且越来越讲究了。
可喜的是,“孙思邈长寿论坛”这一词条也于日前被正式收录百度百科。随后,孙思邈文化重要起源地研究课题在河南省鹤壁市正式启动。药王孙思邈“长寿之道,在于养生,养生之本,在于饮食”的饮食养生理论,源远流长,世代传承,守正创新。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我国首个老年食品的国家标准《老年食品通则》。老年食品因此有了国家定义:老年食品,是指经改善食物物理性状和(或)调整膳食(营养)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以适应咀嚼和(或)吞咽功能下降、营养不良老年人生理特点,满足其饮食需要或营养需求的一类特殊膳食用食品。《老年食品通则》将老年食品分为三类:易食食品、老年营养配方食品及老年营养补充食品。
今年3月30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发布首个老年营养食品的团体标准《老年营养食品通则》。
事关老年食品的上述两个通则,后者比前者多了“营养”一词,老年营养食品也就有了更详细具体的标准。比如,老年营养食品分为补充能量类、补充蛋白质类、补充脂类、补充基础营养类、补充其他营养成分类。再比如,按照老年营养食品质构分级分为七个等级:低度稠、中度稠、高度稠、极度稠、细馅、软质型及一口量、易嚼型。这些清晰的划分,更方便老年人按需选择。《老年营养食品通则》的发布,不仅有助于保障老年人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也有利于推动老年营养食品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健康养老,首先是吃好喝好。给老年人提供的食品,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因人施膳,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看人下菜碟”:平衡的营养、悦目的颜色、优美的造型、喜欢的口味、适当的质感、蕴含的文化……一个个科学设计的老年食谱和老年食品配方,走进家庭厨房,走进老年食堂、幸福食堂、长者食堂、暖心食堂、老年餐厅、助老餐厅等老年餐饮场所和老年食品生产车间,再通过传统烹饪技艺、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生产出广受欢迎的老年食品。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其中老年人口(60周岁及以上)29697万人,占比21.1%。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食品有很大的消费潜力和发展空间。
做好老年食品工作,是增强人口老龄化国情意识、提升关爱老年人意识的重要体现。对此,各地政府和相关机构都在以实际行动体现“老有所养”“敬老助老”:每逢腊八节,河南省卢氏县特色餐饮店给周边老人端来免费的腊八粥;四川省洪雅县一家食品公司到洪雅光荣院、敬老院送温暖,慰问品里的玉米粑粑,以玉米粉、糯米粉、牛奶等为原料,用玉米叶包裹,纯手工制作,软糯滋润,清香醇甜,让老人们无不感慨“吃到了儿时的味道”……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食品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餐饮文化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