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带来食品之变
□ 单守庆
11月4日凌晨,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圆满完成任务。他们春日出征、秋末归来,总飞行时长192天。这期间,他们吃的是航天食品——供航天员在空间飞行中食用的食品。
“出差”归来,他们把又一批“太空特产”交付科学家,其中有科学实验样品55种,涉及28项科学实验项目,总重量约34.6公斤。自1987年起,我国航天员陆续将地球上的1000多种植物种子带上太空开展科学实验,包括粮食类的水稻、蔬菜类的辣椒、中药类的黄芪、花卉类的荷花……航天科技带来的食品之变,正越来越多地呈现在地球和太空饮食生活中。
令人刮目相看的航天食品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食品中,有了人类离开地球仍能维护身体健康的航天食品,得从苏联航天员加加林说起。
那是半个多世纪前——1961年,27岁的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也是第一个在太空吃航天食品的人,他吃的是最早的航天食品:肉泥、浓缩罗宋汤、奶油巧克力酱。因为这些食品是从铝管中挤出的,也就被形象地称为“牙膏餐”。
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关于航天食品的表述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牙膏餐”“一口吃”“天宫菜单”“太空厨房”到“宇宙级大餐”。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在太空驻留的半年多时间里,吃的是热腾腾、香喷喷的各式美食,人称“宇宙级大餐”。他们在太空中欢度中秋节,从太空站观赏中秋圆月。这天的“中秋大餐”非常丰盛,不仅有香辣羊肉、土豆牛肉、红烩猪排等美味佳肴,更有节日里“八月十五吃月饼——正是时候”的莲蓉馅太空月饼。
由少到多的太空育种
当人们把视线从与时俱进的航天食品移至地球上的百姓餐桌,面对“航西瓜”“航甜瓜”“航瓜玉妮”等名字前带有“航”字的果蔬时,常会想到它们共同的育种来源——太空。
“太空是极高的天空”,《现代汉语词典》进一步解释:“太空特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可供航天员巡航、长期工作和居住的载人航天器,被称为“太空站”“航天站”“空间站”。航天员一次次把植物的种子带入太空,在太空特殊环境的作用下,种子变异周期缩短,突变频率增加,基因突变更加丰富,为育种科学家提供更多有益的变异材料,从而培育出了植物新品种。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于一体的太空育种,成为农业育种新途径,是当今世界农业领域中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课题之一。在这方面,我国已走在世界前列。
目前,我国已经培育出700余个航天育种新品系、新品种,其中通过国家或者省级审定的超过200个,年种植面积3000多万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天地互动的特殊食品
我国大力开展航天科技在食品产业中的创新应用,不断研制出适合于不同环境的特殊食品:航天食品、应急食品、战备食品、运动食品、特膳食品、特医食品……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深处,航天科技犹如一颗璀璨明星,以迅猛的发展步伐与深远的影响力,照亮了未来食品的道路,人们已不满足于吃“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还想吃到来自航天育种的新食品。曾被视为远离人间烟火的神秘领域——航天科技,以前所未有的亲民姿态融入人们丰富多彩的饮食生活。在百姓餐桌上,有亩产高达4000公斤且维生素含量比普通线椒高一倍的“太空线椒”、每个平均重达200多公斤的“太空南瓜”、一株能结一万多个西红柿的“番茄树”。在全国唯一以谷物命名的县——陕西省米脂县,自2018年启动米脂小米航天育种项目以来,目前已完成五代地面选育,将填补地方自主品牌的空白。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和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于11月1日进行了交接仪式。我们期待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凯旋时带回的“太空特产”,助力航天科技带来更优质的食品之变,让地球公民享受到更丰厚的来自星辰大海的馈赠。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食品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餐饮文化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