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 苏青 摄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宋]·惠崇春江晚景)每年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都恰逢“两会”召开,有关女性权益保障等话题,成为考察我国妇女事业发展的晴雨表,自然倍受“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妇女工作,我国妇女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重大成就。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宣告,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成为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治化进程的重要标志。1995 年,中国政府在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庄严宣布,“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
2001年和2011年,国务院先后颁布《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2012年,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写进大会报告。201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为保障包括妇女在内的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建立平等、和谐、文明的家庭关系提供了法律武器。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联原副主席邓丽强调,妇女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是充分发挥其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半边天”作用的前提,也是妇女获得经济独立、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就业率既是衡量妇女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妇女权益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自2000年开始,我国女性就业人数占就业总数的比例始终保持在44%左右。美国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了一组关于世界各国劳动参与率的数据,中国女性更是一骑绝尘,位列世界第一,劳动参与率高达近70%,远高于劳动参与率50%的法国和58%的美国,比劳动参与率排名第二的澳大利亚、新西兰高出近10个百分点。中国的职业女性不仅与男人一样在职场上打拼,还要带孩子、照顾老人、料理家务,可谓世界上最自强、最独立、最拼命、最辛苦的女人,理应获得广大男同胞更多的尊重和关爱。
我认识许多在各自领域都做出了突出成绩的职业女性,禹燕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作为资深媒体从业者,禹燕历任《传记文学》副主编、《中国妇女》执行主编、《中国名牌》执行主编,现任《中国妇女报》副总编辑。这位女性学及性别问题研究学者,年仅25岁就完成了《女性人类学》学术专著;该书不仅惊艳于当时,也影响至今,成为一种值得探究的文化现象。
禹燕上个世纪80年代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88年6月她的《女性人类学》一经出版,即好评如潮,被誉为“中国女性人类学的开山之作”,是思想学术领域的“一个大胆的创造性尝试”“对女性的研究上升到理论的最高层次”。当代实力派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认为,《女性人类学》“具有文化启蒙的作用。让无数男人看到了女性在人类文明中所起到的但又被遮蔽的巨大作用,也让无数女性看到了自身所具有又被压抑的创造性力量。对根深蒂固的人类男权社会,是一个知识、理论、见识和历史梳理的重要提醒。”
我和禹燕相识于2015年10月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专题研修班,并分在同一学习小组。之后,在同学微信群里和微信朋友圈里,我不断见识了禹燕的出众才华,以及依托《中国妇女报》媒体平台为维护女性权益所做的不懈努力。《女性人类学》以历史、文化、政治、哲学的目光,把“人”作为思考的出发点和回归点,以“女性”为聚焦点,以“男性”为参照点,重点破解了女性存在之谜、女性历史之谜、女性解放之谜,提出了女性文化重建的设想。禹燕认为,“女性文化首先是一种生命文化,其次是一种情感文化和审美文化,同时还是一种个体性文化”。她在书中的结语部分专门指出,“女性文化的重建将带来人类整体文化格局的改观,没有女性文化的重建就没有人类文化的重建,而且,人类文化还必须走向女性化。”
对禹燕的学术成就我深表钦佩,尽管我并不认同她所预言的“人类文化还必须走向女性化”观点,但拜读《女性人类学》这部禹燕的处女作,仍多感慨,谨作藏头诗一首,以表情怀:“女娲炼石补天庭,性别何故轻坤阴?人文专科填白空,类家翘楚誉美评。学老于年欣才盛,开物成务喜业精。山不厌高勤登奋,作为担当巾帼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