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无私舐犊情
来源:科普时报 2021-03-05

其乐融融 金克瑜 绘



“春节休闲欲何求,科馆观展话说牛。牛史牛人牛趣话,案头说起至田头。”2021年为农历辛丑年,也即民间所说的牛年。按惯例,中国科学技术馆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如期推出“牛年话牛”专题展览。展览由“牛身探秘”“史海寻牛”“想象与牛”和“牛年的事”4大版块组成,通过图文展示、互动展品、音视频、模型与实物等方式,全方位展示与牛相关的趣味知识、历史典故,以及科技界的“牛人”“牛事”。

牛字乃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的“牛”字,都是双角向上翘起的牛头模样。古人选取牛的头部正面像,用最简洁的笔画把牛这个庞然大物勾勒出来造字,让人很快就能辨认、记住,可谓聪明至极。据考证,早在7000多年前,牛就被人类驯化,我国的河南、浙江、内蒙、山东、甘肃等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有牛骨发现,河姆渡遗址中更有水牛骨骸挖掘出土。记载甲骨文的甲骨,其中“骨”就是指牛骨,安阳殷墟出土的卜骨大多取材于牛的肩胛骨。

牛在古代中国人心中是具有灵性的动物,据称可以通神,因此,重大祭祀活动都要选用牛作牺牲,以此彰显庄重、肃穆。《左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和战争乃是古代国家的头等大事,而祭祀的最高规格则是使用“太牢”,所谓太牢就是用牛、羊、豕(猪)三牲齐全来祭祀社稷。可见,作为三牲之首,牛在祭祀中地位崇高,用牛作祭品代表着君主的权威。

东汉泰山太守应劭辑录的民俗著作《风俗通义》中言:“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可见,在农耕时代,牛,不仅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还是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质,与君王的执政固基和百姓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日常生产生活中,人们用牛耕地、犁田、推磨、运输……并把它视为家庭财富的象征。战争中,牛除了驮运军用物资外,还曾被当作武器乃至战术运用,战国时代齐将田单的“火牛阵”就是军事用牛取胜的典范。正因如此,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牛,历代刑罚中多有禁止屠宰牛的规定,违反者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屠杀耕牛由此也成为民间禁忌。

我是南方人,从小在湖南和江西长大,农村常见肌肉发达、结构紧凑、两角斜立的黄牛,以及体格健壮、身材硕大、双角弯曲的水牛。但是,小时候,即使是过年,我也从没见到过宰牛的场景,改革开放前也基本没吃过牛肉。南方民间有“不食牛肉,家无疫患”的“牛戒”传统,以及吃牛肉容易上火、导致牙疼的禁忌。南方水稻田过冬涵养通常都要种植红花草(学名紫云英),这是一种固氮能力极强的绿肥植物,腐解时可大量激发土壤氮素,对维持农田生态系统氮循环具有重要作用。红花草营养丰富,口感好,是优良的牲畜饲料,但牲畜却不宜多吃,否则很容易引发腹胀病,故当地农民又把红花草叫作“胀死牛”。

现在看来,上述禁止屠牛的刑罚规定、“牛戒”传统和民间禁忌以及相关警示,或是为了维护祭祀的权威让统治者的执政地位不受挑战,或是为了保护耕牛的存活使全社会的农耕生产免遭影响。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牛在人类社会政治、生产中的地位日渐式微;到了现代社会,牛已沦落为人类肉食和乳制品的重要来源。

但是,数千年来,正是牛对农耕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让人类对牛充满了深厚感情;牛身上承载着的象征勤勉忠厚、稳重平和、忍辱负重、踏实肯干、甘愿奉献、开拓进取的崇高品德,更是作为一种精神被人们所铭记并弘扬光大。如今,臧克家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诗句所展示的“老黄牛”形象,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美文所彰显的“孺子牛”品德,深圳特区政府门前所树立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拓荒牛”形象,更是构成了牛文化的精神内核,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和夫人都属牛,今年都是本命年。辛丑春节期间,邻居好友金克瑜先生画《其乐融融》双牛图相赠。凝神赏画,见两牛相互依偎陪伴,互为照应关爱,令人感动。有感于斯,填《沁园春》词一首,以表情怀,以作答谢。“旭日初升,薄雾朦云,旷野踏青。沐春风阵阵,荡胸涤肺,欢蹄轻快,相视哞鸣。孺子呆萌,老牛慈爱,最是无私舐犊情。尤欣慰,观款踱信步,其乐融盈。//年华交替更频,循天道,又迎辛丑临。叹多舛庚子,新冠病疫,猖獗寰宇,鼠窜难宁。世界同村,普天同运,万物苍生连一心。莫争斗,献和谐词画,共享丰赢。”



相关文章
苏 青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
专家简介
苏青,1961年5月出生,湖南长沙人,博士,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现任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曾任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科技导报社社长、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中国科技馆党委书记等职。出版有《航天多型号计划编制方法研究及进度控制》学术专著(合著),以及《岁月如歌话人生》《携诗远行畅情怀》科学文化著作等。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