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2年度十大科学辟谣榜发布,一些广泛传播的伪科学谣言得到了澄清。随后,“伪科学谣言当休矣”成为热门话题,被广泛关注。
相较于科学内容来说,谣言或者流言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它具有新奇性和爆炸性,并且利用了受众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等一系列心理动机。此外,某些看似无伤大雅的流言和谣言在公众中存在着很大的生存空间,无知和困惑会助推谣言的传播与扩散。这也是我们要大力打击流言和谣言的原因所在。
“当真相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已经跑遍了全城。”马克·吐温这句话用来形容流言和谣言的传播也很形象。当然,我们经常说要用科学或者科普来遏制谣言的生产与扩散,但从谣言本身的生产和传播机制来说,我们要做的远远不止于辟谣,更重要的是根除谣言和流言存在的土壤或者说生态。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倡导科普要从知识补课转向价值引领,笔者理解,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我们要让公众养成良好的科学意识。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越来越便捷,我们不仅要让公众掌握一些碎片化的知识,更要教会他们“获取”与“辨别”以及“使用”之间的差异。
因为辟谣工作是发生在谣言产生之后,往往有“亡羊补牢”之感。有研究表明,如果在辟谣的过程中,首先重复谣言的内容,反而会加深谣言对目标受众的影响。因此,让科学跑赢谣言,不仅仅要加强辟谣工作,更要让科普工作走在谣言的前头。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预先研判谣言产生的趋势,并且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工作,加强科学内容的供给,将关口前移,构筑起科学的“防火墙”,从而避免热点和焦点事件发生后出现的盲从与跟风,减少谣言传播的可能性。
让科学跑赢谣言,还要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的养成。构建大科普格局,提高目标受众明辨是非、去伪存真的能力;降低人们被情绪而非事实所左右的可能性,提高区分事实和观点的能力;让受众明白相关并不等同于因果,或者说“在此之后”并不等于“由此之故”;加强权威科普平台的建设,集成优质科普资源,持续不断地为受众供给接地气的科学内容。同时也要传播一些便于理解和操作的“小窍门”,比如“绝对的语句通常不可信、条件的变化通常要小心、剂量的变化会影响结论”这样的顺口溜,以及“如果某些东西好得或者糟糕得不像是真的,那它很有可能就不是真的”等思辨意识。
让科学跑赢谣言,也需要相关平台承担起必要的责任。对于一些流言和谣言呈病毒式传播的问题,相关平台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平台应该加强科学内容的审核,采取必要的措施限流或者下架假借科学之名传播的非科学内容,不能过度依赖算法而轻视人工审核。此外,各平台也要加强与科学共同体的合作,聘请热心于科普事业的专业科学顾问,提高审核人员的科学素养。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