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引进出版高质量的科普好书,是目前科普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欣闻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引进的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方授权图书已经完成审校环节,即将付梓印刷。同时又接到这套丛书编辑的邀请,希望我写篇推荐序言,因而有机会先睹为快,得以更多的了解。
这是一套关于航天航空的科普图书,分别讲述了航天飞机简史、太空简史和火星探测简史。当然,这些简史都是NASA视角下的。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说一下这套丛书:这是一套什么内容的书,我们为什么需要这样一套书,以及未来我们能不能有一套原创的这类丛书。
近些年兴起了一股“简史”热,这股热潮大约起源于霍金的《时间简史》。但“简史”不是简化,不是简陋,也不应该是简略,而是简朴,言简意赅和简明扼要,是简约而不简单。人民邮电出版社引进的这三本书就具有这样的特征。比如,《NASA航天飞机简史》只有4个章节,但是却囊括了航天飞机早期设计制造和正式发射前5年的历程、航天飞机第一次爆炸和这次灾难之后近20年的发展成就、航天飞机第二次爆炸以及航天飞机的荣誉和遗产等关键内容。
如今我们进入了一个读“频”时代,短视频成为人们日常信息获取和消费不可替代的渠道,似乎传统的纸质图书有所式微。但是,对于任何一个想系统了解某个领域知识的人来说,阅读图书依然是不二之选择,而这套丛书可以让读者朋友们在重拾阅读快乐的同时,获取到更多的科学知识。
我们常说“一图胜千言”,对于一套质量上乘的科普图书来说,图片不仅仅是文字内容的补充,它们有时候也会成为主角。图书之所以叫图书,是因为有图才能成书。这就得说一下这套丛书最大的亮点之一,那就是它精美绝伦的图片。丛书编辑曾经跟我说过,书中的原图,版权方只提供给指定的印厂,足见对图片质量的重视,相信各位读者也一定会被那一张张极具科学之美的图片所吸引。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论科学》一文中曾深有感触地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丛书中的图片,尤其是《NASA太空简史》中的每张图片,都源于艺术家忠诚的记录或瑰丽的想象,彰显了时代特征,会在某种程度上激发青少年读者的探索欲望。正如火箭理论先驱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在1905年说过的那样,“科学的发展最终起源于幻想和童话,然后经过科学计算,最终才能梦想成真”,相信这套丛书必将让青少年读者在收获更多科学知识的同时,激发出更多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如今,中国已经从航天大国迈向了航天强国。从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入轨,到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空间站组装建造,我国已经建起一座国家级太空实验室;从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到2022年我国科学家宣布首次在月球上发现被命名为“嫦娥石”的新矿物;从2016年1月11日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到天问一号环绕器进行环火星探测以及“祝融号”火星车开始巡视探测火星表面……这一系列“大动作”的背后既有很多精彩的瞬间,也有太多可以记录和传颂的故事,还有很多可以转换为科普内容的科技资源,而这些都可以成为向全世界公众进行科普的内容和素材。在航天领域的科普中,不能没有中国表达和中国故事,希望这套丛书的引进出版可以为我们做好自己的航天科普提供必要的借鉴和经验。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