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如何兼顾科学性与趣味性

□ 王大鹏

来源:科普时报 2024-04-02

在谈到科普作品的特征时,绝大多数人会想到科学性或者趣味性,只有二者兼具才是质量上乘的科普作品。但在现实情况下,二者往往会存在一定的矛盾,需要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动态平衡。如果科学性与趣味性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科学实际上包含两个部分。其一是实践,即对某一个对象开展研究,其二是对所产生的成果进行传播。如果说第一部分的第一性原则是科学性和精确性,那么第二部分就必然涉及趣味性与通俗性。我们还可以这么理解,科学存在着主观与客观的分野。科学研究是客观部分,也是科研人员感到最自在的部分。第二个部分则与主观有关,因为传播只有与目标受众关联起来,才有可能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对客观方面的“深内容”进行浅表达,对“硬内容”进行软表达,以促进科普作品的传播。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者之一狄拉克曾经说过:“研究者在致力于把自然规律表达成数学形式时,应当主要考虑数学美。他也应该考虑简洁性,但必须服从对美的要求……在两者发生冲突时,应当首先考虑美感。”

我们不妨对这句话的内涵进行拓展,用来形容生产科普作品的场景。那就是,“科技工作者在致力于把科学表达成科普形式时,应该主要考虑科学性。他也应该考虑趣味性,但必须服从对科学性的要求……在两者发生冲突时,应该首先考虑科学性”。

之所以要首先强调科学性,是因为它理应作为科普作品的核心和灵魂。诚然,有些人未必认同这种观点。因为要传播的信息只有先触达公众,那么才有可能讨论传播内容所带来的影响力和所实现的价值。美国作者兰迪·奥尔森在《别做这样的科学家:走出科学传播的误区》一书中就提出过两个问题:“传播不准确或完全不传播,哪个更糟糕?你选择准确但不受欢迎,还是受欢迎但不准确?”

其实,这涉及另外一个更深层的问题,那就是科研人员眼中的“科学性”与科普作品中的“科学性”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东西?又或者说,这两种“科学性”的内涵与外延是不是完全一致的?

科普并不是要让每个人都成为科学家,而是要让目标对象学会科学地看待问题,因而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理性就变得更加重要。科普不能单纯地只关注科学知识的层面,更应该转向价值引领的高度。同时,科普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科普的“科学性”是把握和了解科学的宏观图景,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则要求掌握细致入微的科学。因此,科普作品的“科学性”与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应该是一个同心圆,但并非完全重合。

要确保科普作品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确实不容易。但是目前,我们的确看到不少“叫好”又“叫座”的科普作品,对二者进行了有机结合与平衡,既摆脱了专业读者眼中的匮乏无聊,又褪去了普通读者眼中的晦涩。因而,在科普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在保持科学性的基础上,尽量关注趣味性,为公众提供优质、丰富的科学内容。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相关文章
王大鹏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专家简介
王大鹏,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专业领域为:科学传播理论与实践,社交媒体科学传播,科学家与媒体关系等。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数十项;在《中国科学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评论文章三百余篇,在光明网,科普时报开设专栏;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已翻译出版科普研究理论专著多部(两部译著获得业内奖项),出版科普理论研究专著《愿景与门道:40位科普人的心语》,《谈科与论普-科普人“出圈”手册》等。已为各类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培训百余场。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