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油画)
1949年7月13日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合影
解放战争时期是即将迎来中国革命胜利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地位有着深刻的认识,把科技发展放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对于巩固各解放区政权、恢复和促进生产、保障广大军民生活、加速战争进程、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战时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国际帝国主义的封锁,各解放区缺医少药,缺少各种必要的生产生活设施,条件异常艰苦。科技资源十分缺乏,党中央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人才的培养。1946年初,毛泽东在给苏联留学的蔡博(蔡和森与向警予之子)等人的信中也说道:“新中国需要很多的学者及技术人员,你们向这方面努力是很适当的。”“团结一切留苏的中国青年朋友,大家努力学习,将来回国服务。”
解放区的建设急需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这在即将到来的新中国建设显得尤为突出。毛泽东说,“我们要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就必须要有知识。例如建立一个医院,要设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牙科等,就要有许多医生、医助、护士。”“要修一条铁路,必须有工程师和其他的技术专家,还要有大批段长站长等。”“土地改革后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我们就要许多农业专家,来改良种子肥料工具和水利。我们办兵工厂和其他工厂,就要许多工程师专家。开商店搞贸易,需要很多会计。办学校,要教员。”
在用人问题上,党中央主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做好人的“统一战线”,摒弃前嫌,“不拘一格降人才”,为革命作贡献,为新中国建设作贡献。其中,在怎样对待知识分子问题上,1948年1月8日,党中央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指出:“中国学生运动和革命斗争的经验证明,学生、教员、教授、科学工作者、艺术工作者和一般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是可以参加革命或者保持中立的,坚决的反革命分子只占极少数。因此,我党对于学生、教员、教授、科学工作者、艺术工作者和一般知识分子,必须采取慎重态度。”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这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唯一的一次中央全会。会议作出的各项政策规定,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的建设有重大作用。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同我们合作的民族资产阶级分子及其代表人物站在我们方面,或者使他们保持中立,以便向帝国主义者、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作坚决的斗争,一步一步地去战胜这些敌人。”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把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一起看作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这就明确了知识分子在新中国的主人翁地位,这对团结广大的知识分子为国家建设出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前,党中央组织了“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1949年7月13日,正式会议在原中法大学礼堂举行。周恩来、徐特立、李济深、郭沫若、叶剑英、沈雁冰、谭平山、史良、蔡廷倍、陈其尤等出席了会议。吴玉章致开幕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作了讲演。周恩来在讲演中阐述了政治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以及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的组织和计划等问题。他说:“自然科学工作者所要成立的团体,应当是一个广泛的群众性的组织。”他表示,在长期的共同工作和学习中,科学家会逐渐认识到共产党是最尊重科学、拥护科学真理的革命党,一定会加深对党的了解和信任。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成立为人民所有的科学院,希望大家参加筹划。
朱德则在“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成立期间强调,中国要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科学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他要求科学工作者加强团结,并和工人、农民团结一致,共同完成建设新中国的大业。
由此可见,党中央对发展我国科技事业有着深切的紧迫感,显示出了他们对科技问题的极大关注,并且在具体的科学领域也给予了明确的指导。
此外,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等地的科技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也在解放战争时期把党的科技工作的种子撒播到了全国各地。如延安自然科学院的武衡等人到已经解放的东北地区领导科技、改造企业、发展经济,接管了长春伪满“大陆科学院”,成立了新的“东北工业研究所”,后来改名为“东北科学研究所”,成为“全东北高级科学研究机关”,被誉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轫。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研究员)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