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1、图2为《水稻栽培》纪念封。
图3、图4、图5分别为《中国现代科学家——袁隆平》《世界上第一株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五十周年》《科技创新(四)》纪念邮票。
(图片由中国集邮有限公司提供)
米田。马国馨院士篆刻
余生趣潭
民以食为天。我国南方人每天的主食大米,出自水稻。作为五谷之首,稻米贯穿着我国农业时代的历史发展过程。早在7000年前,长江流域的先民就曾种植水稻,时至今日,我国水稻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30%左右。世界上有近一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仅在亚洲,就有20亿人从大米及大米产品中摄取热量与蛋白质。水稻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最新研究表明,我国的水稻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2万年前—1.6万年前,1993年中美联合科考队在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了最早的古栽培稻。我国在大禹时期就已广泛种植水稻,《夏本纪》记载:“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大禹命令伯益给大家分发水稻种子,种在水田里,命令周的先人后稷给大家分发食物。他还命令有多余食物的地方,调配分给那些少的地方。
东汉时,南方的人口逐渐增加。东汉末年,连年战争使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遭受到很大的破坏。中原人民大量逃入长江流域,增加了南方的人力,同时带来了北方各地区较高的生产技术,这对于长江中下游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很有利的条件。
但是南方的自然环境及其相应的作物栽培方法和北方有许多区别。水稻对生长条件和栽培技术的要求较高。首先,水稻需要田面有适量的水,即使南方雨量比较多,但也需要讲求水利,以便灌溉。由于南方多丘陵地,斜坡不能蓄水;又有不少低洼地,容易被水淹没,这就给南方的土地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尽管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黄河流域的经济文化如此发达,但南方由于地广人稀,经济文化的发展仍比不上中原地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及长期人工和自然的选择,水稻的品种和种植技术愈发地先进成熟,南方成为主要种植区域。水稻还在我国广为栽种后一路向西进入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
水稻种植基本都包括下列步骤: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虫、施肥、灌排水、收割、干燥、筛选进仓。以上繁琐且重要的环节,催生了许多当时先进的生产方法及制作工艺。西汉氾胜《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宋代陈旉《陈旉农书》、元代王祯《王祯农书》、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并称为“中国五大农书”,这些书里对水稻种植都有记载。
《氾胜之书》提出用进水口和出水口相直或相错的方法调节灌溉水的温度。《齐民要术》中首次提到稻田排水干田对于防止倒伏、促进发根和养分吸收的作用,为“烤田”之术开端。《陈旉农书》中对于早稻田、晚稻田、山区低湿寒冷田和平原稻田等已提出整地的具体标准和操作方法。《王祯农书》称“稻有粳秫,稻借水性、渍种、催芽、芟薅、插秧”云云。《农政全书》对稻作技术更是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
半个世纪以前,1973年,袁隆平成功研究出世界上首例杂交水稻,因此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今年10月25日,中国邮政发行《世界上第一株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以突出其纪念与科普意义,并表达了对袁隆平院士的敬意,展现了科技与艺术、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与融合。11月1日,中国邮政又发行《科技创新(四)》纪念邮票一套5枚,其中有一枚是“多年生稻”。多年生稻是水稻育种的一个创新,只需栽种一次,就可连续收割两季或通过越冬后收割几年,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力投入,并且产量保持相对稳定,实现了水稻的轻简化生产。
中国古代诗人咏水稻诗歌甚火,如宋代有范纯仁“安得长洲田,清水稻百畦”、黄裳“黄云连天夏麦熟,水稻漠漠吹秋风”、范成大“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等。实在是妙极了!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