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二十六)
□ 王渝生
余生趣潭
古人通称石之美者为玉。
美玉的别称和雅称有很多,例如:琼、琳、瑜、璇、琪、璞、瑶、碧、瑰、翠、瑾等。还有一些其他与玉相关的别称和雅称,如环(圆圈形的玉器)、璧(扁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瑱(古人垂在冠冕两侧用以塞耳的玉坠)、琮(瑞玉,方柱形,中有圆孔,用为礼器、贽品、符节等)、珰(玉制的耳饰)等。
现代矿物学上的玉器区分为软玉(透闪石、阳起石类)和硬玉(翡翠)。此外,广义上的玉石还包括蛇纹石、青金石、玛瑙、钻石、水晶、琥珀、绿松石、珊瑚、珍珠、大理石,以及彩石、汉白玉和京白玉等。
《山海经》记载的中国玉石产地有200余处,但大多已无踪迹可寻。从古玉料的来源看,新疆和田、 辽宁岫岩、河南南阳独山和陕西蓝田都是古代玉料的重要产地,江苏溧阳小梅岭、四川汶川龙溪、甘肃酒泉、青海青藏公路沿线高原丘陵地区和台湾花莲等地,则是某一阶段的玉料产地。
中国最早的玉器出土于内蒙古赤峰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和辽宁阜新查海文化遗址,以透闪石类材质为主,距今约七八千年。之后,东北的红山文化,长江下游的石家河文化、凌家滩文化和良渚文化等,将玉器制作推进到一个鼎盛阶段。
玉不琢,不成器。古代制玉技法,源于制作石器。切、磋、琢、磨是玉石器所用的工艺程序。
切,即解料,解玉要用无齿的锯加解玉砂,将玉料分开;磋,是用圆锯蘸砂浆修治;琢,是用钻、锥等工具雕琢花纹、钻孔;磨,是最后一道工序,用精细的木片、葫芦皮、牛皮蘸珍珠砂浆,加以抛光,玉器便发出凝脂状的光泽。
这套制玉技术,在商代已为工匠们所掌握。
现今的玉雕技法,大体还是采用切、磋、琢、磨四种方法。先秦称琢玉,宋人称碾玉,今称碾琢。
玉石雕刻工艺细分起来,有以下几种:
相玉。琢玉工艺过程之一。从一块璞玉,到做成一件玉器,首先就是进行“相玉”设计。“相”即是“看”,看后琢磨思考,以判断玉石的内在质量,和外形的优劣,而后立意确定做什么题材的作品。
划活。就是根据所构思的形象,在玉料上用笔墨线条,把它形象地划(画)出来。
琢磨。就是指玉器的具体制作。制作玉器行话称“琢磨”。玉石琢磨,是一种十分谨严的技艺,高手琢磨的玉件,能达到“小中见大”“以轻显重”的艺术效果。
碾磨。也叫“光亮”“抛光”。是用紫胶、木、葫芦、牛皮及铜制的铊子,将玉件琢磨的粗糙部位,碾磨平整。并通过应用氧化铬等一些化学粉剂原料作介质,使玉件显露出玉材光洁、温润和晶莹的本质。
双钩碾法。汉代琢玉著名技法。
两明造。在清代中期出现,纹饰镂空,正反相错,互相掩映,巧妙奇特。难度较大,做工精细。
金错玉器。俗称“嵌金”,实为“金错”。
软玉法。使玉石变软之法。
软晶法。使水晶变软之法。
根据清代制玉工具的功能和用途,加工工具分为雕刻、打孔、抛光三类。
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反映着丰富的工艺内容以及现代社会的价值、礼仪制度与艺术内涵,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