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史中的人工智能
来源:科普时报 2022-04-18

《我,机器人》,[美]艾·阿西莫夫著

《人工智能》电影海报

    我们所谓的“AI”,指的是“人工智能”。关于人工智能的来源,我们不妨追踪一下科幻史中的相关概念。

    就主流观点来看,人类以外的物体都是不存在智能的。要想有智能,必须先造出一个载体,最“完美”的方式自然是造出一个人来。

    事实上问世于1818年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就是一部人造人的故事。科学家弗兰肯斯坦通过拼凑器官的方式,造就了一个新人。但由于他与人类社会的种种隔阂,最终酿成一场悲剧。小说作者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自身的经历就十分坎坷,这部作品多少有些自我投射的意味。

    机器人概念的真正出现,则要仰赖于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创作的《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这是一部戏剧,被誉为“荒诞戏剧”的开山之作。这部戏剧简称R.U.R,其中一个R就是Robot——机器人。这个词在英文中本不存在,作家根据波兰文和捷克文中“劳役、苦工”等词汇造出了这个词。由于这部作品的巨大影响,该词迅速进入各大语系,后来则成为“机器人”的标准表述。

    其实在robot之前,英语中还有一个表示机器人的词,那就是android。这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词汇,牛津英语词典中甚至追溯到1728年的《百科全书》。该书是以英文编撰的最早的百科全书之一,书中认为android是德国哲学家艾尔伯图斯·麦格努斯(约1200—1280)制作的一款自动机。

    事实上在人类尚未进入电气时代之前,android更像是一种发条玩偶。18世纪70年代瑞士钟表匠也曾制造出一个能够书写的小男孩模样自动机,它被称为“笔者”。而在纪念乔治·梅里埃的电影《雨果》(2011)当中,那个机器人同样是一个发条机器人。android一词在科幻作品中也曾广泛使用,但最终还是为robot所取代。作为一种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现在被我们翻译为“安卓”。

    其实真要追溯起来,这种人形自动机在中国古籍中早有出现。在《列子·汤问》中就收有《偃师造人》一文,讲述了一名古代工匠如何造出一个惟妙惟肖的机器舞者的故事。

    最早进入中国的机器人影视作品应该是美国科幻片《未来世界》(1976)。这部影片本是另一部机器人科幻片《西部世界》的续集(就是前几年风靡一时的科幻剧《西部世界》的前身),但引入中国之后引起了巨大轰动。

    历数有关机器人的科幻片,可谓不胜枚举。美国科幻片《机器人历险记》《机器人瓦力》《机器人9号》等等,还有日本科幻片《我爱奇诺奥》、印度科幻片《宝莱坞机器人之恋》等等。2021年新上映的《芬奇》也描写了一个人与一个机器人的故事。

    其实我们都知道,真正的机器人未必就是人形,它只是“人工智能”的代名词。但为什么我们一提到机器人,就会想到一个铁头铁脑铁胳膊铁腿的人形家伙?这一点的主要贡献,可以说来自美国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

    作为一名高产的科幻作家,阿西莫夫一生著述颇丰,但最重要的还是两大系列:“机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他早年的机器人科幻短篇都收录在《我,机器人》和《其余的机器人》等作品集中,后来他又写出人类侦探与机器人侦探联手破案的科幻长篇《钢窟》和《裸日》等作品。此外还有一些相对独立的机器人科幻短篇,比如著名的《二百岁人》。《我,机器人》和《二百岁人》都已被拍成电影。在这些作品中,阿西莫夫提出了著名“机器人学三定律”,成为机器人科幻的一代典范。

    真正以人工智能为标题的科幻电影,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人工智能》(AI)。在这个故事里,人工智能依旧是人的形象,但更强调了“智能”的概念。故事改编自英国科幻作家布莱恩·奥尔迪斯的科幻小说《整个夏季的超级玩具》。

    《人工智能》的问世也算是好事多磨。早在20世纪70年代,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就计划拍摄这部影片,但屡遭坎坷,未能如愿。1999年库布里克离世后,斯皮尔伯格接手拍摄工作,终于让影片于2001年问世。而提到2001,我们就不能不想起库布里克执导的另一部科幻名片《2001:太空奥德赛》;也不能不想起其中那个令人印象极为深刻的人工智能“哈尔”。

    (作者系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主要从事科幻与科普创作)



相关文章
星 河
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专家简介
星河,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主要从事科幻与科普创作。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