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6000米的地区,生活着一种牛属动物——野牦牛。它是青藏高原特有牛种,又名亚归,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肃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
耐粗食物种,吃食方式独具特色
野牦牛体形大而粗重,体长达2~2.6米,尾长0.8~1米,肩高在1.6~1.8米左右,体重通常为500~600千克,在牛类中除了印度野牛外,属它的个头最大。其栖息地一般是人迹罕至的地方,能适应于高山大峰、山间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种环境。夏季它们甚至可以到达海拔5000~6000米的地方,在雪线的下缘活动。正是由于它们对高山草原环境条件具备很强的适应性,才可以登临很多野生有蹄类和家畜难以到达的灌木林地、高山草场潇洒受用,并锤炼成充满传奇色彩的神牛。
野牦牛的食物主要以针茅、苔草、莎草、蒿草等高山寒漠植物为主。觅食时间在夜间和清晨,白天则于高山峭壁上反刍或睡眠。吃食物的方式也颇具特色,在夏季,它们用牙齿啃取食物,而冬季则以舌头舔取。这是因为它们的牙齿坚硬,舌头上长齿,能够轻松地舔食硬植物。也正是由于舌上长肉齿的特殊构造,才使它们长期以垫状植物为食,成为特别耐粗食的物种。
天然“披风”,遮风挡雨抵御寒冷
野牦牛的毛长而厚,特别是颈部、胸部和腹部的毛,几乎垂到地面,形成了一个密实的围帘,恰似巧手编织而成的披风,为它遮风挡雨、趴冰卧雪、抵御高山寒冷起到保障作用。其四肢强壮,蹄大而圆,蹄甲小而尖,特别坚硬,足掌上有柔软的角质,这种蹄可以减缓其身体向下滑动的速度和冲力,让它们在陡峭的高山上行走自如。
此外,野牦牛的呼吸系统也比较发达,尤其是气管短粗,能够适应频速呼吸,因而可以适应海拔高、气压低、含氧量少的高山草原大气环境。它们喜欢群居,通常七八头、数十头一起,有时也有上百头为一群共同活动。有些雄性牦牛到了老年,性情则变得孤僻,夏季常常仅三四头在一起,离群而居。
由于世界屋脊缺氧的原因,野牦牛的声带发生了变化,叫声似猪。因此,又被称为“猪声牛”,藏语中称为“吉雅克”。
野牦牛的嗅觉十分敏锐,也极为警觉,一有险情,成年牦牛立即将幼仔安置在群体中间,雄牦牛必然冲在前头,勇敢地保护群体。天敌一旦接近,野牦牛会头向下,尾朝上,狂奔乱跑,天敌立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色型变异,金色也是一个特有种
在240多年之前,由动物学家发现和命名的野牦牛,描述其呈黑色、黑褐色或棕褐色。其实还有金色或金黄色的,只是未被发现而已。
这种呈金色或金黄色的野牦牛,被当地人称作金色野牦牛或金丝野牦牛,外形特征与其他色系的野牦牛无不同。金色野牦牛主要分布于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革吉县境内以及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它们的群体中不会有其他色系的个体野牦牛,当然它们群体中也不会有个体加入到其他色系的群体中,所以它们更不会与其他色系的野牦牛繁殖。
野生动物专家首次发现金色牦牛是在1987年,根据阿里地区日土县藏族群众提供的线索,经调查,在该地区发现了一群全身金黄色的野牦牛。经过连续调查推算,截至2013年,金色牦牛数量接近100头。到目前,所有分布地的金色野牦牛数量总共不足300头。有学者分析它是野牦牛的色型变异,而被认为是一个野牦牛的特有种,但尚未被命名为野牦牛亚种。
处境艰难,拯救保护是重中之重
野牦牛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300多万年,家养牦牛是由野牦牛驯化而来,根据文献记载,野牦牛是家养牦牛的祖先;世界家养牦牛都起源于中国西藏。
被驯养的牦牛是一种重要的运输工具,专为牧民、商人和登山者驮运重物。它们善走陡坡险道,跋山涉水如行平地,素有“高原之舟”的美誉。同时,还有识途本领,并能避开陷阱择路而行,可作为旅行者的前导。
然而,牦牛的祖先野牦牛的处境却非常艰难,据野外调查显示,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造成其栖息地的减少,现在只在海拔4000~5000米的雅鲁藏布江、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两端环绕的约140万平方公里的耸山寒漠中生活,再加之乱猎,使其种群数量锐减,目前总共只有3~5万头左右,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等级,被我国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