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蚁之城》的世界观和故事观
来源:科普时报 2021-06-30

图为“孤胆少年的异星冒险——宇宙冒险题材的创作及其他”主题分享会。


    日前,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21科学阅读活动(第一季)邀请儿童科幻作家马传思和北京景山学校语文正高级教师周群,进行了“孤胆少年的异星冒险——宇宙冒险题材的创作及其他”主题分享,线上观看人次近80万。来自北京、山西、深圳等地的中小学师生,结合教与学的实际,分享了《蝼蚁之城》的阅读体验,引发儿童科幻作家和中小学师生的深入思考。本期刊登三篇一线教师从世界观、生活主题、儿童心理等不同角度阐发的读后观感,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儿童科幻作品怎样走进校园。

    ——编 者

    美国作家范德米尔在《奇迹之书》中提出,要区分“世界观”和“故事观”。“世界观”就是“身为作者的你对故事中世界的认识”,而“故事观”则是“故事中的角色对世界的认识和观念”。对此,科幻学者三丰强调说:“故事观”来源于作者的世界观。

    近年来,我一直从事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推广工作。在我看来,正是因为作者会将其个人的世界观投射在作品的人物身上,进而会影响到青少年读者,所以,在决定是否把某一部科幻作品推介给青少年儿童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全面了解作者的“世界观”和其作品的“故事观”,即挖掘作者隐藏在作品文字里的世界观,据此判定作品的教育价值。这个环节至关重要。

    以马传思的《蝼蚁之城》为例——

    《蝼蚁之城》的主要内容是:太阳耀斑大爆发,导致古细菌复活并感染蚂蚁种群,蚂蚁种群由此产生异变,踏上了一条突飞猛进的新的进化之路,蚁群文明最终凭借由信息素网络强化而成的集体智能,赶超了人类文明。相比于作者之前创作的《奇迹之夏》《冰冻星球》等作品,《蝼蚁之城》的主题要更加冷峻和深刻。整部作品不仅一如既往地体现出作者对人类文明的审视和对现实的关照,我甚至认为,《蝼蚁之城》是一部寓言式风格的科幻作品。借用“亚瑟·克拉克科幻文学奖”评审委员罗伯特·格兰特在《科幻电影写作》一书的表达,就是“每个科幻故事都是一则寓言”,因为“科幻电影让我们跳脱出个人的生活温室和世俗的烦忧,逼迫大家从另一个角度去关心和思考我们的大社会”。

    阅读《蝼蚁之城》的过程中,我常常不由自主地跳出情节,从作品联想到社会现实和将来。故事看起来是写人与蚁两族之间的对抗,且以人类失败而告终,实则表现的是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这两种相互对立的生态伦理观念的冲撞。

    金将军代表着人类中心主义者,他发动了对蚁族城市的进攻。他的话语中充斥着人类凌驾万物的优越感:“一切有可能危及人类在地球上的地位和生存的,不管是外星人还是另外的物种,都是我们的问题!”“如果有一天,我们不是毁灭在太阳的烈焰攻击中,而是毁灭在一种渺小得不值一提的虫子的手上,那是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我们不能任由人类在一个笑话中灭亡。”而主人公马思齐的奶奶虽然连什么是“生态中心主义”都未必能搞得清,但她一直告诫马思齐要爱护戈壁上的生命,人与其他生命是相互共生的关系:“只有一直在这里生活着的真正的戈壁人,才能看到另一种真相——在这荒凉之地,就连一只虫子,都是一个完美的生命。”“你还得明白,你见到的每一只虫子,每一匹荒原狼,每一头在春天里苏醒的马熊,不管它们是大还是小,是柔弱还是凶狠,那些看起来稀奇古怪的身体里都有另一个你。”

    正是在祖辈的教导下,马思齐才成长为不一样的人:他爱人类,但他也懂得尊重其他的生命,肯于正视人类的不足。当金将军对蚁族大开杀戒时,马思齐会挺身而出、据理力争,并告诫人们:金将军不该发动战争,那些蚁群已经成为人类无法理解的全新物种……我想,也正是因为马思齐有如此美好的品质,他才能有资格做那个能听见一切、看见一切,与居住在暗星上的神实现最终的连接的“哈尔肯”;也只有他,担得起在人类与蚁族之间不断奔走、斡旋沟通的重任。

    在《蝼蚁之城》中,作者虽然借金将军与蚁族的对立,呈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分歧,但并没有剥夺读者思考的空间,直接给出如何选择的定论,而是借小说中另一人物叶子姐姐的话,将问题抛给小读者。叶子姐姐说:“我非常矛盾。一方面,我相信将军说的话,虽然我很平凡,但身为人类的幸存者,我有责任帮助人类扫除复兴之路上的障碍;可另一方面,我又被那座蚁族的城市所震撼。或许,它们正在创造一个进化史上的奇迹。面对这个奇迹,我们人类到底该扮演什么角色?”在以往的少儿科幻中,虽然不乏体现生态主义思想的佳作,但基本上缺乏深入透辟的探究。《蝼蚁之城》将整个故事的矛盾冲突直接建立在两个“中心说”的冲突之上,加大了探究的力度,堪称突破。《蝼蚁之城》的设定就像做了个思想实验,并预设了种种可能存在的反应中的一种。

    纵观作品,作者的世界观是很彰显的——除了对人类中心主义做了深刻批判,还借赵妍之口赋予了“勇敢”崭新的内涵:马思齐的勇敢不是“敢于面对困难,困难越大,越是能激发斗志”的勇敢,而是“面对敌人,还能想办法去包容对方、理解对方,找出和对方相处的方式,同时还能不顾自己的危险,去帮助同伴”。而赵妍所说的“只有在真正的灾难面前,那些闪耀在人性深处的光辉,那些人类应该拥有的勇敢和善良,才会显得无比珍贵”的深切感悟,也正说明,歌颂人性的光辉是马传思作品永恒的主题。这就是作者的世界观,也正是他最期望通过作品传递给小读者的。作品蕴含着如此丰富而美好的情怀,加之作者文学诗意的表达,定能够帮助青少年读者打下人生明亮的精神底色。

    (作者系北京景山学校语文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科普作协常务理事、全国青少年科普与科幻教育推广人)




相关文章
周 群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特级教师
专家简介
周群,北京景山学校初中语文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景山版”初中语文教材副主编,商务印书馆《中学生阅读行动读本》主编;教育部“国培计划”北大初中语文教学专家团队成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少年科普与科幻教育推广人。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