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错过 科普科幻教育“红利”
来源:科普时报 2024-01-06

2023年11月,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正式启动。这是自2019年教育部规范审核全国各类中小学生竞赛活动以来,被公示认可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之一。“面向未来做教育”专栏将连续两期探讨科普科幻教育。



1月4日,北京天文馆“寻找另一个地球”展厅,一个孩子正在通过小球的运行估算银河系内地外文明的数量。杜月 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不论是已经举办了五届的全国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大会,还是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等赛事,都是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抓手和具体举措,发挥着重要引擎和助推器的作用。应深入挖掘大会、赛事等多种形式的中小学科普科幻教育中所蕴藏的价值,通过扎实推进,充分释放其巨大的“红利”。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育工作者只有认清“红利”,才能真正找到推动科普科幻教育的内驱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开展科普科幻教育,会为中小学带来哪些“红利”呢?


“红利”一:促进学生成长


正如中国科普研究所和北京市科协联合编制的《青少年科幻教育指南》所归纳的:科幻教育是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的重要途径,是培养青少年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方式,是推动青少年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青少年跨界思维和跨学科学习能力的有效抓手。

例如,在参加科幻作文大赛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借助试题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