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了解生命演化意义上的“适应”
□ 周忠和
来源:科普时报 2021-02-28

“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巡礼

由法国学者帕纳菲厄与摄影师格里斯合作的科普作品《演化》最初版本为法文,后来被首先翻译为英文出版,其英文全名是Evolutioninaction:Natural History through spectacular skeletons(演化进行时:透过精美的骨骼窥视自然历史),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如今得知这一本难得的好书即将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令人欣慰、欣喜。

我清楚地记得,美国的《科学》杂志在2005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评选中,将“Evolutioninaction”列入其首。为什么在达尔文早在1859年就发表了《物种起源》并第一次正式提出其伟大的演化理论一百多年之后,还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呢?尽管《科学》杂志新闻编辑ColinNorman对此回应到,我们的选择主要基于生物学家们取得的科学成就,而不是针对有关“智能设计论”的争论。但勿庸置疑的事实是,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反对、质疑达尔文的声音(尽管不是来自科学界)从来就没有停歇,与此同时我们对生物演化还在不断地取得新的认识。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很多年前有幸参观过的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特别是那里最为著名的比较解剖大厅,那里琳琅满目、形形色色的动物骨骼着实令人震撼。作为一名古脊椎动物学家,或许是出于职业的本能,对动物的骨骼有着别人难以想象的亲切感。仅凭书中200多张堪称艺术精品的脊椎动物骨骼照片(大多数取材于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藏品),就让我有了一睹为快的冲动。

法国作者,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骨骼照片,生物演化,这些元素汇集到一起,自然而然令我想到了曾在这里工作的居维叶——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的创始人。这个地方还曾经出了另外一位伟大的人物——最早提出演化思想的拉马克。这些因素无疑增加了这本书的历史厚重感。

除了精美的照片外,这本书的文字内容,我也十分欣赏,用一个个生动的生命演化故事通俗地演绎了隐藏在背后的机理。书的构思可谓不同寻常,全书共分六编,共有44章,从不同动物身体的结构对比入手,再依次讲述生物物种形成的机理、自然选择(包括性选择)的神奇力量、生物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和机理(“演化的修补”的标题可谓对“智能设计论”最好的反击)、环境对生物演化的塑造,以及演化与时间。

从本书中,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许多现代脊椎动物的知识,而且还可以熟悉一些生物演化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化石和事件。作者还恰如其分地讨论了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关系,并且批评了社会 达尔文主义者对达尔文科学理论的滥用和曲解。精美的图片,加之最 新科学的解释。艺术享受之余,你会了解到许多不同类型动物骨骼和躯体的神奇和奥妙。科学与艺术的联袂在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Evolution翻译为进化还是演化?这个问题也曾困惑很多人。“进化”一词尽人皆知,然而“演化”才是更准确的翻译。正因为“进化”一词的广泛使用,不知误导了多少国人对演化真谛的认识。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本书的中文版采用了“演化”这一翻译。本书作者也反复提醒读者,生物的演化并没有预设的方向性,随机性是生物演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类并不比任何生物类群更加高等。读完本书,读者或许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什么是生命演化意义上的“适应”。

三位优秀的青年古生物学家联手完成了对本书的翻译。据我了解,他们都有很好的英文基础和中文表达功底、比较扎实的古脊椎动物学知识背景,以及对大自然和生命世界的广泛爱好。看得出,他们确实花费了很大的功夫,虽然是分工合作,在保证内容准确的同时,语言风格还是基本做到了一致,读起来也很顺畅,可谓基本做到了信、达、雅。我也借此机会向他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相关文章
周忠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专家简介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