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真实的科学家 领会科学精神的真谛
□ 周忠和
来源:科普时报 2021-02-28

《不可能的科学系列·基因魔盒》,童庆安编著,中信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该书入选“中国好书”2019年1月榜。

名家荐书

科学家在干什么?脑子里都有哪些新奇的想法?又是如何付诸实践的?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我本人也经常被问到类似问题。很高兴有这么一本书,能替我做出一些回答。而接受为《不可能的科学系列·基因魔盒》作序的邀请,是看中了本书对于科学探索过程的真实还原,对于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生动传播。

本书内容选自美国老牌科学杂志《大众科学》(Popular Science),从脑科学、分子生物学到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领域介绍了一些当今前沿的科研工作,给了我一次学习与开阔视野的机会。这本已有146年悠久历史的刊物,以创新性、流行性、前瞻性著称,记录了西方的前沿科学家不断追求“用科技改变生活”的努力,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激励着它的读者去感受科技的力量。事实上,“popular science”一词本身就含有“让科学走进大众”的含义。

这里需要指出,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传播过程中我们中经常把二者混为一谈。科学的本质是探索发现,追求基本的规律和原理,它常常产生各类应用,也就是我们平时直接接触到、眼睛见到的技术。在介绍、传播一种技术的过程中,科学知识自然会得以彰显。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带来的伦理、社会甚至政治问题越来越多,对科普或更广义的科学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学术上,科学传播出现了很多新的理论。而在实践上,大量专业的科学作家(Science writer)和科学记者(Science journalist)出现,他们的“新闻体科普文”许多就发表在《大众科学》等杂志上。

这种新式的写法不只是科学知识与科研内容的介绍,同时也是将科学家还原成鲜活的个体,讲述他们的科研故事。从这些故事中读者可以看到,科学家在攻克科研难关的过程大都并非一帆风顺,而是要面对经费的短缺、政策的限制、舆论的质疑……作为生命科学家,更是时常在科研伦理层面备受煎熬。而他们试验与研究的结果,苦涩的失败要远远多于光鲜的成功。但这正是科学家与科研过程的真实写照。

从本书具体内容来看,故事的主人公——科学家们(包括工程师)在研究意识的数字化、实现3D打印器官、让断肢再生甚至追求人类永生,这些探索有些很冷门,有些被认为是异想天开。他们或许并不是经常在媒体上亮相的人们心目中的成功科学家,但却是抱有执念的一群人,为了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而不懈努力。其实,这样的科学家不正是当今的中国最为稀缺的吗?

了解上述探索科学的过程,对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来说弥足珍贵。他们不但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科学知识,还能够学习从事研究的科学方法,并进一步体会到科学精神的真谛:探索创新,理性质疑,求真务实(概括为六个字就是“探索、质疑、求真”)。即使他们将来不从事科研工作,这种坚持不懈的追求精神和思考方式也会令他们受益匪浅。

在今天这个繁荣的网络时代,人们一方面能汲取大量信息,另一方面在谣言与谬误中徘徊,优质的内容显得更加珍贵。如果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能通过阅读科学家们的故事,激发出无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到科学发现过程的乐趣,进而重新思考、理解科学的目的和意义,足矣。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前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本文为作者为《不可能的科学系列·基因魔盒》一书所作的序)



相关文章
周忠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专家简介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