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和:科普工作还需更多的“鼓与呼”
□ 科普时报记者 陈 杰
来源:科普时报 2021-02-28


两会声音

这几天,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周忠和很是高兴。因为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科普话题在热度上趋好,而正是这一势头让多年醉心于科普工作的他备感欣慰。

“科研工作者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作为科学知识的生产者、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创立者,开展科普工作具有天然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对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作用。”周忠和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健康科普与医疗救治、疾病预防一起成为“三驾马车”。而以钟南山、张伯礼、李兰娟、张文宏为代表的一批医务工作者在抗击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将科研和科普有机结合,在稳定民心、科学战“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表明越来越多单位和科研人员意识到科普的重要性,并转变为行动。”

但他同时也认为,从战略角度看,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的一体两翼生态格局尚未真正实现,仍需多方发力。

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

2021年1月26日,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较2015年的6.20%提高了4.36个百分点,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

“从公民科学素质比例的大幅提升上来看,我国科普工作的进展是有目共睹的。”周忠和表示,虽然科研人员普遍认识到了科普的重要价值,但出于时间、能力、经费、考评、舆论等多方面考虑,各方对科普的重视和支持程度远远不如科技创新。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10154.5万人,居世界首位。但2019年全国科普专、兼职科普人员187.06万人,仅为科技人员数量的1.8%。

很显然,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与科普人员的数量比例严重倒挂。

“根本原因是相关科研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科普支撑、科普生产和科普服务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周忠和认为,相关科普活动专项经费不足,引导与激励措施吸引力不够,科研成果科普化的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科技资源向科普资源转化的专业人才短缺,部分单位为科研人员提供的科普渠道和方式相对落后等问题普遍存在。

政策支持很关键

当前,我国的科研领域有各种人才计划、奖励制度、重大项目等,但科普领域基本没有。

“这就需要从政府层面做好顶层设计,才能建立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一体两翼、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周忠和表示,抓紧制定科普与科研同步规划、实施、评价、激励的专项政策及其实施细则,鼓励科技工作者科研与科普并举。在科研项目尤其是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中纳入科普指标,促进科研与科普紧密结合;设立完善科研科普工作考评体系,合理体现科普权重;借鉴上海市设立科普教育创新奖的经验,完善国家科技奖励体系,设立科学技术普及奖,鼓励行业与社会设立相应科普奖励,充分发挥科普奖励的引导作用。

众所周知,科普工作与科研工作相辅相成、互为依存、互相促进,科普工作也是科研人员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但还需要平衡好专兼职人力资源配置,才能从根本上调动科研创新主体发挥科普主力军的双重作用。”周忠和表示,应该引导各科研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积极推荐、储备专业基础和传播能力强、影响力大的权威专业人员作为兼职科普专家,设立科普工作室,并给予适当支持。在科研院所、大型科技企业、重大科技项目设立专门岗位,配置专职科普人才开展日常、持续的科普工作。

“此外,科普工作还应该结合科技发展、产业需求和国计民生发展需要,设立权威科技专家牵头的前沿重点科技领域科普专项,联合各方共同参与实施。”周忠和强调,对于科学素质较低的西部地区予以重点关注,还需开展针对性科普项目。




相关文章
周忠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专家简介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