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科普图书出版蓬勃发展,科幻影视作品也屡屡成为文化热点,科普创作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如何提升科普作品原创能力?如何推动科普与文艺的融合?本报记者就此专访长期关注科普问题的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
为科普创作培育发展空间
记者:当前,科普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同,科普读物越来越受到读者欢迎。科普阅读具有什么意义?
周忠和:科普阅读是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层面看,推广科普阅读,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是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从微观层面看,一方面,推广科普阅读,提升公众的科普阅读率,意味着增强公共事务中的科学话语权,公众在遇到问题时,就能达成一种共识,那就是应该寻求科学框架下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诉诸迷信或伪科学;另一方面,公众的科普阅读行为是科普创作价值的终极体现,提升科普阅读率有助于为科普创作培育更大发展空间,进而促进科普产业发展,实现“阅读促创作、创作促出版、出版享阅读”的良性循环。
科普阅读的基本要求,是推动公众从书本到实践、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从“动眼”向“动手”“动脑”转变。通过有效地开展科普阅读活动,有利于拓展和延伸科学活动,这是当前科学实践活动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在今年推出了“科学阅读推广系列活动”,以科学阅读为核心,推动形成一批优质科普图书,一批科学阅读推广大使和一系列科学阅读活动的“三个一”科普资源,实现科普创作者、科技工作者、广大读者的人才聚集,科普作品、科普创作、阅读评论的资源集成和线下交流、线上直播、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形式多平台呈现,最终目的是在全社会掀起科学阅读的热潮,并着力将其打造成为一项全国性、长期性、常态化的品牌活动。
记者:科普阅读的推进,离不开科普创作的繁荣发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强调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能力。在您看来,科普精品是怎样“炼”成的?
周忠和:我国原创科普精品近年来呈现不断增加的势头,助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和科学文化的繁荣发展。这来自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重视、作者的创作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离不开出版界的努力。
△科普创作繁荣发展
记者:院士专家参与创作是目前科普读物的一大特色,对于推动科普精品创作有什么作用?
周忠和:院士专家的参与,具有多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带头与引导作用,可以带动广大科技人员的参与;二是亲自带头出版科普作品,将权威、前沿的科技进展直接呈现给读者,他们的“元科普”可以经过二次创作,不断发挥社会影响;三是对科学精神的传播作用。我个人理解的科学精神可以概括为“求真务实、探索创新、理性质疑”。科学精神来自科学共同体,作为科研一线的专家,他们的科普作品首先体现的是学术的严谨性,即对真理的追求;其次是对自然未知的不断探索与创新;而质疑精神也是科学研究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这样的质疑一定是理性的,即基于客观发现、观察或实验,符合逻辑的推理。
科普精品是融合的结果
记者:近年来,《流浪地球》《三体》等科幻影视作品热映,有力促进了科学普及。今年“两会”,您的提案关注科技与影视融合问题,让科学顾问更好赋能中国科幻影视发展。提案的缘起是什么?为此您做了哪些调研?
周忠和:影视在科学传播中具有独特而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科普与影视在国内是比较脱节的。在当今科技发展日益迅速,社会影响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二者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双方所需。
提案有关调研来自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20年,我们成立了科影融合专委会,专委会许多成员实际参与了包括《流浪地球2》在内的一些科幻影片的科学顾问工作。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对部分科学顾问进行调研,梳理当前存在的问题,如影视界和科技界对科学顾问的认知尚未形成普遍共识,跨界对话有较大难度,同时,科学家因时间等原因参与科幻影视创作存在现实困难。
因此,我在提案中建议,引导建立服务体系,明确科学顾问的权责利,梳理科学顾问服务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推动科学顾问规范发展。增进交流互动,积极推动科技界和影视界建立直接联系。科技界应主动学习了解影视创作相关知识,提高沟通能力和技巧;影视工作者,尤其是影视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应积极跟进科技前沿,有意识地提升相关领域的科学素养。从社会层面看,要鼓励更多科技工作者参与科幻影视创作,为中国科幻发展贡献不同智慧,推动科学共同体支持开展科学顾问工作。
记者:对于科学与文学艺术的多元融合,您有什么感受和思考?
周忠和:科学与文学艺术的多元融合十分重要。在我看来,科普、科幻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融合,其灵魂在人文,当然科学本身对人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只懂科技,没有一定的人文社会功底是做不好科普的;反之,没有科技的背景和科学的精神,只有文学基础,也做不好科普与科幻。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就能发现,所有科普精品一定是融合的结果。由此我很同意,通识教育在中国还需加强。文科生需要补充一些科技方面的通识课;理工科的学生需要懂一些文史哲。
科普与文艺的融合是多元的。一方面,科学的发展过程本身不是孤立的事件,社会、文化以及人物的背景都可以作为很好的科普素材。好的科普作品要为读者接受,需要讲好科学的故事。文学艺术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段也一定能够帮助架设科学与大众之间的桥梁。另一方面,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而且作为广大读者喜爱的文艺作品,如果能够嫁接一些科学的元素,也能够在弘扬人文精神的同时,起到传播科学精神的效果。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3年05月08日 第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