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期推荐
主讲嘉宾
视频剪辑
特别关注
媒体报道
专栏文章
航空航天
往期回顾
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第一期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
戚发轫在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第一期现场开讲
杨宏在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第一期现场开讲
多位领导亲临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现场
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第一期活动现场嘉宾合影
1/5
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第一期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
2/5
戚发轫在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第一期现场开讲
3/5
杨宏在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第一期现场开讲
4/5
多位领导亲临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现场
5/5
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第一期活动现场嘉宾合影
首期“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
由科普时报社、中国科普网主办的“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首期“从东方红一号到载人航天”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戚发轫院士受邀倾情讲述我国航天领域辉煌和骄傲的业绩。
戚发轫在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现场开讲:从东方红一号到载人航天
62年前,中国开始有了航天事业。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进入太空的能力。中央把每年的这一天确定为航天日,充分说明中央对航天事业的重视。
杨宏在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现场开讲:1+1=1 载人航天的交会对接
大家经常听到天宫的名字,天宫是什么样的飞行器?跟神舟飞船是什么关系?在载人航天三步走当中又是什么样的位置?载人航天是个集体项目,是成千上万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主讲嘉宾
戚发轫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一号至五号系列飞船总设计师
杨宏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
视频剪辑
戚发轫在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现场开讲:从东方红一号到载人航天(上)
戚发轫在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现场开讲:从东方红一号到载人航天(中)
戚发轫在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现场开讲:从东方红一号到载人航天(下)
杨宏在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现场开讲:1+1=1 载人航天的交会对接(上)
杨宏在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现场开讲:1+1=1 载人航天的交会对接(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MSTA第一期讲座:月宫一号(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获奖视频)
特别关注
尹宏群:载人航天精神体现爱国主义的理想情怀
按照党中央关于加强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我们正在全力打造《科普时报》科普全媒体平台,将通过报纸、网站、科普APP、微博、微信、视频直播等多种传播手段,充分发挥新闻报道的优势,通过线上线下的组织和策划,致力于将我国的重大科技成果、科技事件进行全方位的传播,将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科普知识和科技传播的内容。
[详细]
白希:动员9100万科技人员一起来做科普
科技、科普工作者履行科普职能,是开展科普活动的中坚力量。中国科协愿意为广大科学家和科普工作者继续做好服务,继续深化合作交流,分享好思想,好方法,共同推动我们国家的科普事业取得更大的成绩。
[详细]
戚发轫院士送给《科普时报》读者一句话: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与戚发轫院士近两个小时的访谈中,他谈到了中国航天人的三个成果:物质成果、航天精神和人才队伍。
[详细]
尉迟坚:讲述一代代人的创新故事意义重大
以戚院士为代表的科研人员是我们国家的脊梁,由科普时报社组织系列讲座,把他们创新故事讲给全中国、全世界,意义非常重大。
[详细]
龙华东:科普要吸引一线科技专家积极参与
北京在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科学技术普及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科技创新进入了新时代,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所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好的技术手段和创意手段,把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重大技术创新的成果,包括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带到老百姓身边去,让老百姓对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更有信心,更有认同感。
[详细]
陶智:为航空航天事业提供人才支撑
作为北航人,我可以骄傲地说,从北航创立至今,北航一直在源源不断地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提供技术创新人才队伍的支撑。
[详细]
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简介
MSTA,这是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尽情讲述的舞台,更是一扇通向科技世界的大门。我们希望通过MSTA系列大家科技讲座,让广大公众从对科技陌生到对科技感兴趣,再从关注科技转变为了解科技,特别是在青少年听众的心中,从小播种下科学精神的种子。
媒体报道
20
2018-06
中国青年网 - 呼唤大国重器自主创新 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首期在北航举办
20
2018-06
工人日报 - 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首期在北航举办
20
2018-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第一期举办
20
2018-06
新浪 - 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首期在北航举办
20
2018-06
搜狐 - 航天技术专家戚发轫、杨宏北航联袂演讲
20
2018-06
中国科学报 - 首期MSTA大家科技讲座举办
专栏文章
戚发轫院士的创新观:实事求是 允许失败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破晓
航空航天
20
2018-06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
20
2018-06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相关的细节
14
2018-06
“鹊桥”中继星顺利进入使命轨道运行
06
2018-06
长三甲、长三乙、长三丙“三兄弟”有三不同
06
2018-06
火箭为什么是站着发射的?
06
2018-06
为什么火箭发射倒计时要从10开始数?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