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探展③
时值北京建都870周年之际,“辉煌中轴”专题展(以下简称展览)正在北京首都博物馆热展。展览运用数字化展陈手法和开放式展项,汇集了全国17家文博单位的53组(件)文物,充分展现古都北京的中轴线之美。
展览分“壮美中轴”“文化中轴”和“永恒中轴”三部分,对北京中轴线的壮美秩序、思想源流、历史发展、公众化进程,以及保护工作进行了系统阐释。
认识北京中轴线
在首都博物馆一层B展厅,设有16米长的中轴线沙盘,立体投影技术带来的百变光影,让人仿佛瞬间穿越到北京古城,“沉浸式”探寻古城历史与文明的传承,及中轴线对这座城市的发展方向与格局的影响。
筑城三千年,建都八百载。自金朝第四位皇帝海陵王完颜亮于1153年迁都燕京(时称中都)以来,北京已有870年的建都史。金中都城出现了北京都城史上第一条中轴线。
但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古都学会会长王岗认为,今天的北京中轴线,则起源于元大都。元灭金后,建造元大都城,统治者按照《周礼·考工记》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建筑规制,建造了第一条都城中轴线。
据考古研究发现,在元大都城,钟楼、鼓楼被放在了全城的中心位置,皇城被放在钟楼、鼓楼的南边,也就是全城南部的中心位置。按照“左祖右社”规制,太庙被安置在皇城东侧,社稷坛被安置在皇城西侧,分别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商市则分布在都城中心钟楼、鼓楼一带,以及各个交通枢纽的大街和城门附近。
明代永乐大帝将都城迁往北京后,北京城整体南移,但中轴线设计仍被严格保留,形成了中轴对称的建筑布局模式。人们如今所看到的北京中轴线大部分建筑,基本是在明时期建造的。清代继承延续了整体格局。
此时,从南端的永定门、正阳门,穿过古都北京的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再向北至钟鼓楼,北京中轴线全长约7.8公里。
文物里的北京中轴线
中轴线的历史,除了记录于历朝历代的历史典籍之上,更被记录在无数件与之密切相关的文物中。
走进“文化中轴”展区,一件件精致典雅的文物映入眼帘——青花凤首扁壶、正阳门正脊上银质压胜宝盒、印本康熙《万寿盛典图》……这些文物形制各异,大多来自北京建都以来金、元、明、清等朝代的中轴线沿线建筑之中。
其中,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印章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枚印章由铜制成,上面刻着四个大字,斑驳的形态是数百年历史的见证。据讲解员介绍,该印为金代铜质官印,上面刻的字是“郊社署印”。
“郊社署”为金代太常寺的下属部门。太常寺为从三品衙门,下设郊社署、园陵署等机构,专门负责皇家社稷、祠祀、祈祷等活动,并管理祭祀器物。或许这位太常寺官员曾作为皇帝的随侍,到天坛、社稷坛等地方参加皇家祭祀。
“作为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中轴线是在中国社会政治与思想观念影响下,中华文明都城规划长期发展的产物,反映了传统社会的政治、哲学、审美、人居环境等观念。”讲解员总结。
北京中轴线在“生长”
“永恒中轴”展区中的一幅幅昏黄的老照片和老地图,以及久远的影像,记录着近现代以来北京中轴线上城市布局的变化。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为了迎接开国大典,有关部门对天安门广场进行了修缮与改造。随后,在位于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上,修建了新中国第一座重大纪念性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随之,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建筑也相继修建。古老的中轴线,再一次成为了新生共和国的心脏。
20世纪80年代末,北京申办亚运会成功,为连接城市中心和亚运村,从北二环鼓楼桥引出鼓楼外大街,向北至三环外,为北辰路。中轴线被延长了。
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中轴线再次向北延伸,鸟巢和水立方落在了中轴线两侧,向北则穿过奥林匹克公园,抵达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北京中轴线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生长”,见证着古老的北京城一步步走向国际化大都市。
如今的北京中轴线有多长?它,还在“生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