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也是旅游旺季。由学生们组成的旅游消费大军,在平原、山区、沙漠、沿海之间“行万里路”。日前,笔者在天津海洋动物馆参观,偶遇几个来自贵州山区的高中生,他们要从渤海湾到辽东湾,再到莱州湾。一位学生还掏出科普丛书《舌尖上的海洋》,表示一定要探究“靠海吃海”的奥秘。
海洋,也称海、洋、大海、大洋。“海”和“洋”是有区别的: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水深从几米到近3000米;洋,是海洋的主体、中心部分,面积约占海洋的89%,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有10000多米。
史前人类就已经在海洋上捕鱼,过着“靠海吃海”的生活。2016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把“树立大食物观”作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的重要内容。在人们践行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要食品的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海洋科普丛书《舌尖上的海洋》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与会的食品科普工作者手捧《大海的馈赠》《中华海洋美食》《环球海味之旅》《海鲜食用宝典》,兴奋不已,纷纷点赞!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中蕴含着巨量的生物资源,尤其是那些可供人类食用的海洋食品,是大海对人类最好的馈赠:肥美鲜嫩的鱼类、香鲜美味的贝类、清新爽口的藻类……
科学家们面对浩瀚无垠、资源丰富的海洋,从不同角度予以赞誉:“海洋牧场”“未来粮仓”“蓝色粮仓”“蓝色药库”“海底金银库”“矿物资源的聚宝盆”……《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预测,2015年至2030年,中国海洋经济的增长方式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海洋资源利用效率将大幅度提高。海洋科普工作为此发挥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电子工业出版社于今年1月出版的《海洋中的物理》就是一例,这是“万物皆有理”系列图书之一。书中写到“煮海为盐”时,细数“制盐历史”“现代盐田”“盐的种类”“盐的用途”等食品科普知识,带领读者来一次海洋食品的探秘之旅。这对于学生来说,既是物理学的启蒙,也是物理课堂的延伸。
今年暑假前,湖南省科技厅主管的《发明与创新》杂志举办创刊40周年系列活动,以“趣读课本 玩转科学”为主题征文。一位中学生写征文时,找来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的那篇课文《明天要远足》:翻过来,唉——睡不着,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有那么多种颜色吗?
有的,有的。这位同学在《海洋中的物理》里看到了关于“海的颜色”的答疑解惑:人们在阳光下察“颜”观色,其实阳光并不是单一的白色,透过三棱镜,阳光会被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七种光线频率各不相同。海水对蓝光吸收得少反射得多,海洋便是蔚蓝的一片了;当引起海水变色的因素强于散射所产生的蓝色时,海水也就“改头换面”,五彩缤纷。
海洋生物学家告诉我们,海洋动物身体的颜色也不一样。浅海动物的身体五颜六色,还用这些颜色组合成各种各样的花纹,很是漂亮;深海动物的身体颜色则比较单调,通体多为白色、红色、黑色,甚至是无色透明的,很少有花纹,这与它们生活在深海极度黑暗的环境有关。
从浅海到深海,由近海到远海,人们越来越倾情海洋产业,唱响海洋牧歌,深耕海洋食品。不生产粮食的海洋,之所以被称为“未来粮仓”“蓝色粮仓”,那是因为海洋生物能给人类提供滋味鲜美、营养丰富的蛋白质食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林感慨道:我国海水鱼养殖产量,1984年只有0.94万吨,2021年达到180多万吨,增长了180多倍!我国海洋食品事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向海而兴,前景广阔。
在大食物观的引领下,向海洋要食品,科学食用海产品,将会有更多更好的发明与创新,“中国饭碗”也就会端得更好、更健康。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食品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餐饮文化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