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之窗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一声声时而悲壮、时而苍凉、时而婉约、时而高亢的秦腔调子,裹挟着西北黄土地的气息,如烈酒般熏得人面红耳赤、热情奔放,就这样不知不觉卷走了我的听觉。
聆听着、品味着,我就忍不住想探寻秦腔的出处。原来,作为我国汉族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秦腔主要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西北地区。它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民间歌舞,以关中方言为基础,尤其是受周秦民歌、汉代乐府、唐代梨园法曲影响,使其艺术源远流长。周代以来,关中地区称为“秦”,秦腔由此得名;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故又称梆子腔。
明清之际,秦腔由陕西商人传入中原,以及华东、华中、华南一带。秦腔鼎盛却是清乾隆时期,因秦腔名旦魏长生以动人的腔调、通俗的词句、精湛的演技轰动京城,而让秦腔一度成为戏坛“盟主”,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各地剧种。
秦腔因流行区域而演变成了不同流派,比如在陕西境内,东部的叫东路秦腔(同州梆子)、西部的叫西路秦腔(西府秦腔)、南部的叫南路秦腔(汉调秦腔)、关中北部的叫北路秦腔(阿宫腔)、西安一带的叫中路秦腔(西安乱弹)。近半个世纪以来,东西南北四路秦腔的发展趋于停滞,有被中路秦腔碾压的趋势。
再看其唱腔,秦腔粗犷朴实、宽音大嗓、浑厚深沉、悲壮高昂,既具慷慨激越的风格,又有缠绵悱恻、细腻柔和、轻快活泼的特点,优美动听。唱腔主要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分,均有欢音和苦音之分。苦音腔深沉哀婉、慷慨激昂,适合表现悲愤、凄哀的感情。欢音腔欢乐明快、刚健有力,擅长表现喜悦、明朗的感情。板路唱腔均用真嗓,只有彩腔用假嗓演唱,显得饱满酣畅,极富表现力。难怪有人称其“繁音激楚,热耳酸心,使人血气为之动荡”。
秦腔的表演技艺多样,身段和特技应有尽有,常用的有趟马、拉架子、吐火、扑跌、扫灯花、耍火棍、枪背、顶灯等。秦腔伴奏乐器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乐器主要是板胡,发音尖细清脆,极富节奏感,辅以三弦、二胡、笛子等;武场基本使用打击乐器,主要有暴鼓、干鼓、堂鼓、梆子等。秦腔角色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共十三门,称“十三头网子”,各自有完整的唱腔和表演程式。演唱时须生、青衣、老生、老旦、花脸多角重唱,所以也叫“唱乱弹”,是“形乱而神不乱”。
值得一提的是秦腔脸谱,庄重、大方、美观,颜色以三原色为主,间色为副、平涂为主、烘托为副,极少用过渡色。绘制风格古典独特,体系完整,与京剧脸谱、川剧脸谱并称中国三大脸谱系统,且对京剧脸谱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
秦腔传统剧目大多出自民间文人之手,题材广泛,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神话等。传统代表剧目有《春秋笔》《八义图》《和氏璧》《哭长城》《铡美案》《白蛇传》《法门寺》《长坂坡》《三滴血》《赵氏孤儿》《火焰驹》,现代剧目有《祝福》《西安事变》等。作为西北人民重要的娱乐形式和精神财富,秦腔已成为三秦文化的典型代表。
不少文人墨客陶醉在秦腔艺术中,比如《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他随康熙在山西平阳(今临汾)看过秦腔演出后,感慨“秦声秦态最迷离”;1924年,大文豪鲁迅先生在西安观看秦腔后,题写了“古调独弹”匾额;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赞美秦腔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2006年,秦腔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秦腔,无愧中华戏曲史上的璀璨明珠,慷慨激昂、苍劲悲壮、气势磅礴,不仅吼出了秦人的魂,也唱出了八百里秦川的千年风情!
(作者系湖北省荆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