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链”,是由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在1951年提出的“军事锁链”概念,以太平洋岛链为主,又称“太平洋三大岛链”,即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第三岛链3个部分。
美军通过岛链压缩他国海洋活动空间和限制海洋权益分配,巩固自身的海洋战略优势。
第一岛链
第一岛链是指北起花彩列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群岛、大巽(xùn)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海洋长度约6400km,包围圈面积近87万km2。
美国在第一岛链的布局,最早是为了围堵苏联战略核潜艇及其相应的海上力量。
目前,在第一岛链中,美军的主要兵力驻扎在日本本土及琉球群岛,冲绳岛是其最大驻地,目前驻扎2万多人,同时还有美军唯一驻扎在海外的空军联队——第18空军联队。这支联队不仅装备有包括48架F-15战斗机在内的大批作战飞机和支援飞机,还拥有若干侦察机部队。
第二岛链
第二岛链是指北起日本群岛,经小笠原诸岛、火山列岛、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岛、帕劳群岛,延至哈马黑拉群岛。
美军近来在第一岛链的侦察监视力量不断加强,同时还大力加强以关岛(位于马里亚纳群岛最南端)为核心的第二岛链的建设。自2003年开始,为大幅加强其军事力量,美军将B-2隐形战略轰炸机、AGM-86型巡航导弹、大型两栖攻击舰和核潜艇四类最先进的战略武器部署到了关岛基地群,试图实现冲绳和关岛的“遥相呼应”。
第三岛链
第三岛链主要由夏威夷群岛基地群组成,北起阿留申群岛,中接夏威夷群岛、南至澳大利亚、新西兰,形成跨太平洋的弧形防御带。对于美国而言,它既是支援亚太美军和美国前沿部署兵力的战略后方,也是美国本土的防御前哨。
2024年,美军将夏威夷群岛轮换部署的F-22战机增至54架,第三岛链的战略支撑地位凸显。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92638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