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特色博物馆
岁月失语,博物能言。6月5日,国家自然博物馆正式揭牌一周年。它如一扇通向神秘自然的窗扉,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自然的力量。
国家自然博物馆前身为1951年4月成立的“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1962年定名为“北京自然博物馆”,2023年1月更名为“国家自然博物馆”,于当年6月5日正式揭牌。
值此初夏,“自然乐章——国家自然博物馆2022—2023年新增馆藏精品展”正式对观众开放。工作人员从过去两年通过有偿征集、野外采集、部门划拨和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征集的4万余件展藏品中,精心遴选出209件标本与观众见面,内容涵盖了国家自然博物馆新馆展陈所涉及的10个学科方向和重点收藏门类,超9成展品是首次展出。“除矿石外,基本上一件展品就代表了一个物种,充分体现了物种多样性。我们尽量呈现展品在自然界中的真实状态。”国家自然博物馆地球科学部副主任高立红说。
珍贵!
车轮矿比水晶还“宝贝”
跨越时间尺度,探寻地球深部。在“地球宝藏——岩矿地质”单元,15件精美的矿物晶体悉数登场,它们是地质构造演变过程中频繁的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产物。15件标本中,有7件来自中国,展现了我国丰富的矿产资源。
车轮矿外形近似车轮,是一种硫化物,含有铅、铜、锑等丰富的重金属元素。它不透明,也没有鲜艳的色彩,谈不上多漂亮,也不够坚硬,人们用指甲一划,就能让它留下痕迹,加热时很容易熔化。但是,车轮矿却比水晶、玛瑙等珍贵得多。
“本次展出的车轮矿产自湖南郴州著名的瑶岗仙矿区。”高立红进一步解释说,中国的钨矿储量世界第一,其中湖南郴州瑶岗仙的钨矿名声显赫,该矿出产的毒砂、车轮矿、钨铁矿以及黝锡矿标本,因其巧夺天工的优美造型,赢得世界各地收藏者的青睐。
不仅如此,包括祖母绿、坦桑石、菱锰矿、海蓝宝等众多地球内部岩石与矿物精品也一一呈现于眼前。
罕见!
万年前恐龙胚胎露真容
尚未孵化的恐龙胚胎长什么样?在“生命史诗——古生物”单元,发现于江西赣州的恐龙蛋化石,因其保存有胚胎化石,是世界范围内罕见的一类化石。
这块有着7200至6600万年历史的化石,属于一只窃蛋龙类恐龙。恐龙胚胎的骨骼细小脆弱,极少能以化石形式保存下来,这件珍贵恐龙胚胎化石将为研究恐龙的生殖、发育、演化,以及古生态提供宝贵资料。
另一边,宝石级别的米克平盘菊石十分精美。米克平盘菊石是已灭绝的头足纲动物菊石的壳体化石。该类化石埋藏在地下7000多万年,聚集了不同的矿物质而具有可变的七彩光泽,因此常被称为斑彩螺。1981年,国际珠宝联合会正式将斑彩螺确认为宝石,但只有产自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斑彩螺被国际认可为宝石级。这件标本就属于宝石级别,更难得的是它个体较大,直径达到了0.6米。
此外,我们还能看到出土于北非地区的大型脊椎动物——塞氏异龟。“它生存在白垩纪的海洋中,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龟。但在当时的爬行动物中,它并不是优势物种,所以保存下来的标本格外稀少。”高立红说,标本完整度超过70%,完好地保存了头骨的结构,十分难得。
神秘!
大鲨鱼爱吃小鱼小虾
“水中精灵——水生生物”单元展出了一个的巨口鲨标本,这是目前我国仅有的两件巨口鲨标本之一。
巨口鲨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鲨鱼,成年个体可以长达5米以上,重量超过1吨。引人瞩目的是它那大而圆的头部、前端大而宽的嘴,嘴角能够延伸到眼后。而绝大多数的鲨鱼开口在腹面,口裂相比巨口鲨就小多了。
巨口鲨性情温顺,游泳速度也不快,大部分时间在远洋深海活动,所以全世界只有少量目击记录。令人不敢相信的是,巨口鲨竟然是滤食动物,它的食物是大量的小型节肢动物和浮游生物,不会捕食大型猎物。因此被人戏称“真是白瞎了这副凶猛的长相”。
时至今日,科学家尚未对这种鲨鱼开展深度的观察和研究,它们喜欢在哪里活动、如何繁衍后代,甚至连种群数量具体分布都不甚清楚。这让它们成为了目前世界上颇具神秘感的生物之一。
惊险!
美洲狮一口封喉捕猎原驼
设想一下,安第斯山脚下,有一片连绵起伏的高原草甸,山脚下是青绿色的高原湖泊。黄昏来临,原驼最危险的时刻到了。在这种昏暗的光线下,美洲狮最喜欢发动袭击。它瞄准了一只原驼,“双手”揽住原驼的脖子,凶猛地来个一口封喉。
在“人类朋友——动物”单元,美洲狮捕猎原驼的瞬间被活灵活现地记录下来,呈现出两者在自然生境下捕猎和被捕食的状态。美洲狮属于美洲金猫属,其体型在猫亚科动物中最大。也就是说,美洲狮不是狮,就像猎豹、雪豹不是豹,虎猫、豹猫不是猫一样。美洲狮善于攀爬跳跃,喜欢独居。它们有着强壮的身体、灵敏的感官和优秀的捕食能力,是森林、草原、半沙漠等多种栖息地中的顶级掠食者。
此外,中华秋沙鸭、蓝喉皱盔犀鸟、尼罗河巨蜥等动物标本均是首次示人。生物多样性装点了地球的富丽,无论是逝去的还是鲜活的,渺小的还是巨大的,都是生命长河的见证者。当我们凝视而敬畏,才懂得尊重与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