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之窗
民间剪纸镂空的图案,在艳丽的色彩中律动着朦胧诗意,贴在玻璃上,窗花连起外面的四季更迭和屋里的迎福纳祥;贴在灯笼上,凸显祥和的氛围,透出婆娑的光影,虚实相间。剪纸是一种民俗意象,渲染喜庆的氛围和人们幸福的憧憬。
剪纸,也叫刻纸,是一种以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的传统装饰艺术。剪纸的来历有几种说法:一是源于重明鸟。相传尧在位时,有一种叫重明的神鸟降临人间,它战怪兽、护百姓。人们感恩重明鸟,为了能天天看见它,将其形态雕刻在窗户上,由此有了窗花。二是从方胜贴饰而来。方胜是古代的一种首饰,形状由两个斜方形一部分重叠相连而成,后也泛指这种形状。
有学者认为,剪纸的前身,可追溯到汉唐妇女使用金银箔剪成方胜贴在鬓角为饰的风俗。由此联想到《木兰辞》“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中的“花黄”,或用黄粉画,或用金黄色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贴在额上。方胜、花黄被认为是剪纸的雏形。三是从薄片材料雕刻而来。春秋战国时期,人们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在一些薄片材料上制作工艺品,为剪纸奠定了基础。东汉蔡伦的造纸术推广,更是促进了剪纸的出现和发展。
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北朝时期5幅团花剪纸,距今已有1500余年。剪纸采用重复折叠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挡的手法,显示出对称与均衡的技艺臻于完善。根据收藏在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可看出当时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很高。唐代诗人杜甫《彭衙行》所吟“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表达的正是唐肃宗至德元载时期,杜甫全家避贼逃难,朋友烧热水让他们洗脚,剪纸为他们全家压惊。可见当时剪纸是为了祈福平安。到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元代方回《野庙》中的“数家祈福来浇奠,剪纸糊灯作上元”,也道出了元宵节很多人家洒酒祭奠,剪纸装饰灯笼。到了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
2006年5月,剪纸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有红色、绿色、褐色、黑色、金色等各种颜色。在技法上分阴刻(凹陷)、阳刻(凸出)、阴阳结合三种手法;刺绣底样的剪纸,常以剪刺结合。剪纸所涵盖的内容很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人、事、物、情都能展现。
北京市延庆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创作的剪纸作品《五福捧妫(ɡuī)》,富有鲜明的地域性,作品为红色圆形,表示三圆同心。外圆花边中,阴刻“五福捧妫十全十美”;中圆阳刻5只展翅的蝙蝠,翅膀上刻着10朵盛开的梅花;里圆阳刻一个圆转流畅的篆体“妫”字。作品构思巧妙,主题鲜明,寓意美好。“蝠”音同“福”,5只蝙蝠寓意“五福”,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梅”音同“美”,10朵梅花意即“十全十美”。“妫”代表延庆。延庆古称妫川,流经区域内的母亲河叫妫水河,是全国唯一一个保留妫水河名的地区。妫字右边的“为”——繁体“爲”,上面是一只手在抚摸,下面是大象形状。传说上古时期,虞舜的妻子娥皇、女英生活于妫水之畔。野象危害人类,虞舜在娥皇、女英的帮助下驯服了野象。后来人们把“女”和“为”合起来,称虞舜驯服野象而居的地方为“妫”,河流为“妫水”。“五福捧妫十全十美”,寓意人民安泰、百业兴隆、社会繁荣、风尚和谐、吉祥幸福。
岁月流转中,剪纸艺术所承载的民间文化内涵愈加厚重。延庆剪纸作品《五福捧妫》,将民间技艺与地域元素完美结合,像钤章一样印在“雄伟的长城脚下,美丽的妫水河畔”。对此,笔者即兴填词一首《采桑子·剪纸》:轻描纹样蠕蛇动,渐印初图。修线凝呼,小剪徐行似滑鱼。一番手舞丝光透,纸上游凫。几度欢娱,民俗之花蕴新符。
(作者系北京诗词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