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探展①
编者按 随着暑期的到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看展已经成为不少家长和孩子“学习+避暑”的选择。为此,多地博物馆通过推出精品大展、延长开放时间、策划云展览等方式迎接这波热潮。即日起,本报推出“暑期探展”系列报道,带领读者“行走”各大展馆,解读展览背后的故事、历史和文化。
==============================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正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热展,265件(套)文物带领观众走进三星堆与金沙遗址,探寻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览将持续至10月10日,观众不用预约,可免费参观。
展览分为“发现三星堆”“解读三星堆”和“定位三星堆”三个展陈单元,以三星堆文明发现、发展过程为主线,逐步揭开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
铜戴冠纵目面具:
古蜀人的祖先神造像
初入展厅,悬挂在展板上方长着奇怪“大鼻子”的青铜面具,用凸起的眼球凝视着来往的观众。这显然是个复制品,记者在入口不远处找到了本尊——铜戴冠纵目面具。
细细观察面具,它的眼球呈柱状外凸形,向前伸出约十厘米,“大鼻子”也足足有六七十厘米高。“事实上,这并非面具的鼻子,而是一种特殊的夔龙形额饰。”讲解员向记者介绍,“这大抵正是对史书中蜀人始祖蚕丛‘纵目’的描绘。因此,一种常见的说法是,该文物是一尊古蜀文明的祖先神造像,而夔龙形额饰则是对其神性的展现。”
记者了解到,该面具初出土时,其眼部与眉毛尚存在颜色,口唇部也涂上了朱砂。但这些都随着出土而自然消失了。即使如今并无色彩,铜戴冠纵目面具依然“颜值满分”,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众与它对视时,仿佛可以透过它的“目光”跨越千年,回到那远古的古蜀文明中。
青铜太阳形器:
古蜀人心中的太阳
沿展厅继续向前,众多珍贵展品中,一个圆盘状的古怪文物——青铜太阳形器前围满了观众。
“这分明是个车轮嘛!”有观众“吐槽”。
的确,细看这件文物,颇似由五条“轮辐”、中间的“轮轴”和四周的“轮圈”组成的车轮。然而,据讲解员介绍,一般认为,青铜太阳形器是古蜀人心目中的太阳。
太阳和太阳神崇拜是人类早期共同的文化心理,在世界各地的早期岩画和文物中,有关太阳的图案或其纹饰不胜枚举。
“按太阳崇拜说,青铜太阳形器是以青铜的实物形态来表现太阳,或许在祭祀时,古蜀人会用绳索等物将其悬挂起来,作为太阳的象征接受人们的膜拜。”讲解员说。
记者发现,关于这件青铜太阳形器有多种说法,各种观点莫衷一是。除太阳崇拜说外,还有盾牌饰物说、天文测量仪说、火炬说等多种说法。
青铜立人像:
原型或为大祭司
在此次展览中,“体型”最大的文物莫过于身处人群中,却在十米开外就能看见的青铜立人像。
“人像高180厘米,通高260.8厘米,重约180公斤。”讲解员介绍,据推断,它的原型应该是国王、大祭司等地位很高的人。
青铜立人像的亮点,可不止于身材高大。细看铜像,只见它“站”在一个四脚底座上,头戴高冠,身穿装饰有龙纹、鸟纹、虫纹等纹样的衣物,双手在胸前呈环抱状,有些神似太极拳的动作。“其整体形象庄严典重,似乎表现的是一个正在作法的大人物。”讲解员说。
此外,展览中还能看到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青铜神树、目前发现体量最大的青铜面具等一批三星堆遗址考古发现中的代表性文物及重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出土的一些新文物也在此次展览中亮相,包括三件大小造型基本一致的青铜扭头跪坐人像、铜虎头龙身像、目前出土最完整的一件金面罩等,带给观众直观的震撼。
这场展览还充满科技范儿。文物前的一排排二维码和数字液晶屏吸引了不少人围观。记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只见在“文物话匣子”小程序中,“Hi,来跟我们互动吧”文字迎面而来,点击“探索”,多件惟妙惟肖的文物模型映入眼帘,各种评论弹幕纷纷飘过,人们对于这些文物的喜爱仿佛要溢出屏幕。
在大运河博物馆共享大厅地下一层,还设有“奇遇三星堆”VR沉浸展览,观众可利用裸眼3D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穿越时空,“亲临”三星堆遗址,与古蜀人对话,感受古老神秘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