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式鸡娃靠谱吗

□ 李峥嵘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4-07-19 08:35

喜剧演员沈腾和马丽主演的电影《抓娃娃》上映首日票房突破5亿元,一跃成为暑假最热门的电影。电影中,“西虹市首富”马家夫妇为了把小儿子马继业培养成人才,让马继业从小过苦日子,他俩伪装成穷人,住在漏雨的房子里,请教育专家李老师扮演半身瘫痪的奶奶,让马继业从小就不得不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成才与否并不取决于穷养还是富养

这个大土豪穷养儿子的故事,让观众们在大笑之余思考:到底该不该让孩子知道家里真实的经济情况?有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好的人,担心孩子知道家里有钱会产生依赖和骄纵的心理。《抓娃娃》里马家的长子因过于骄纵而不成才,小儿子在姥姥、姥爷的溺爱下变成了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胖子,马家担心孩子被养废才故意装穷。

虽然电影是夸张的艺术,但是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教育观念——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事实上,一个人能不能成才,并不简单取决于小时候被穷养还是富养。

中国数学家苏步青出生于浙江一个小山村,家里以务农为生,条件艰苦。但他从小就展现出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天赋。他克服了诸多困难,努力求学,凭借勤奋和才华在数学领域逐渐崭露头角,并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样也有生于富裕家庭,并在家庭的托举下执着追求梦想、获得成功的例子。比如出生于福建富裕盐商家庭的侯德榜,从小聪慧好学,先考入了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深入研究化学工程。回国后,他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我国化工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成才关键是教育观念和求学心理

决定成才的关键并不在于贫穷还是富裕,而在于教育观念和求学心理。假如一个孩子处于相对贫困的环境里,而家长和周围环境都强调出身和物质财富的重要性、并以经济条件来评判成功与否,就很有可能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研究也发现,经济困难的家庭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上,心理内耗严重,很难有精力追求精神生活。所以古人说“仓廪足而知礼节”,而现代社会要运用各种社会力量来给贫困家庭托底。

但是,如果相对贫穷的家长如果能够不卑不亢,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并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反而会激发孩子注重内在品质,一样可以成长为情感和爱很丰富内心健康的孩子。而富裕家庭的孩子只要不是被溺爱,家长不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而是给孩子提供锻炼和面对困难的机会,他们则更有条件获得资源和机会去追求更高成就。

一个孩子丧失斗志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家庭的贫穷或者富有,而是在于教育方式和心态。正确的教育观念就是,无论经济条件如何,都要培养孩子独立的精神、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孩子积极进取。

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抓娃娃》这种装穷的教育方式其实是不可取的。人无信而不立,我们要培养孩子诚实的品性,就要坦诚地跟孩子交流真实的家庭经济情况。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和心理发展状况,让他们循序渐进地了解家庭真实情况。如果小学中低年级的孩子能够理解消费和储蓄的观念,家长就可以让他参与家庭购物、制定家庭小预算。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孩子的认知进一步发展,家长可以让孩子去了解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和大额支出情况,可以跟孩子深入讨论钱从哪里来、为什么金钱不能买到一切?孩子进入中学,心智开始成熟,也对社会有了自己的看法,家长可以更加全面地让孩子认知家庭的经济状况,比如有什么样的财务规划、储蓄目标,甚至当下整个社会经济环境面临怎样的挑战。

平时,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学习财务知识和经济常识,始终以一种积极正面的态度来理解金钱。金钱既不是万恶之源,也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志。金钱只是工具,青少年应该懂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作者系教育科普作家、北京日报出版社副总编辑)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