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渝生
余生趣潭
方剂,古称汤液。“方剂”之名,始见于《梁书·陆爽传》。
方剂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专门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各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方剂学的内容,包括方剂的基本理论与沿革、方剂的分类与治法、方剂的组成与变化、方剂的剂型与用法等。
方剂学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恰当的药物合理配伍,酌定合适的剂量、剂型和用法。
先秦至两汉时期,方剂学形成并得到初步发展。战国时期的《内经》虽仅载方13首,但对中医治疗原则、方剂的组成结构、药物的配伍规律以及服药宜忌等方面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最早的方剂学著作《汉书·艺文志》所载“经方”类医书惜已亡佚。《黄帝内经》将方剂分成大方、小方、急方、缓方、奇方、偶方、复方“七方”,剂型有汤、丸、散、膏、酒、丹等,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
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一部医学方书。
《五十二病方》现存1万余字,全书分52题(实质上包括100多种疾病),每题都是治疗一类疾病的方法,少则一方、二方,多则20余方。现存医方总数283个,原数应在300个左右,有少部分已经残缺了。该书中提到的病,现存的有103种,所治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所载以外科病所占比重为大。《五十二病方》对药物学、方剂学亦有一定贡献,书中收载药物247种,其中半数在《神农本草经》里没有记载。在处方用药方面,该书已初步运用辨证论治原则。
《五十二病方》所载治法多种多样,除了内服汤药之外,尤以外治法最为突出。有敷贴法、药浴法、烟熏或蒸气熏法、熨法、砭法、灸法、按摩法、角法(火罐疗法)等。治疗手段多样化,也是医药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
东汉末年,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创立“六经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中医学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而名医华佗则有75个秘方传世。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方剂学获得重要的发展。晋葛洪撰《时后备急方》载方101首,收录了大量救治急病的简、廉、便、验方剂。
1969年以来,屠呦呦与同事一起查阅了大量药方,她从医药学古籍《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尽服之”得到启迪,原来古人希望青蒿以鲜榨汁饮用,提取中不能加热。于是,她就尝试把提取液乙醇(沸点为78℃)改为低沸点的乙醚(沸点为34℃),结果得到纯度极好且又稳定的倍半萜内酯过氧化物,并命名为青蒿素,研究证明,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2015年,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隋代的《四海类聚方》多达2600卷。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载方5300首。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方6000多首。宋代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 载方16834首,《圣济总录》载方2万余首。
金元时期,有刘、张、朱、李“四大家”。刘河间善用寒凉,著有《宣明论方》《伤寒直格方》等;张子和主张攻下,著有《儒门事亲》;朱丹溪长于滋阴,著有《格致余论》《丹溪心法》等;李东垣专于补益脾胃,著有《脾胃论》《兰室秘藏》等,都对方剂的运用有所创建和发挥。
清代,方论专著大量涌现。为了便于阅读和记忆,还出现了大量方歌手册,如汪昂的《汤头歌诀》,刊于1694年。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该书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刊印后相应地出现了多种后人续补、增注或改编的作品。
196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汤头歌诀白话解》,就是《汤头歌诀》较为详明的一种注释本。如篇目《理气之剂》之“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木香苍术易白术,调中益气畅脾神;“乌药顺气汤”:乌药顺气芎芷姜,橘红枳桔及麻黄。僵蚕炙草姜煎服,中气厥逆此方详。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