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全民共同参与,科普作为提高公众生态素养的重要手段,架起了人与自然沟通的桥梁。
新时代对自然科普提出新要求
当前,越来越多的科学家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资源科学知识,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提升公众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认知。
闲暇之余,人们走近自然、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对自然科普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对科普产品的内容、形式和趣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普的传播形式从图文到音频、视频、动画,生动活泼地呈现,传播方式和路径向移动端和视频平台转移,信息传播更加快捷和多元。这些,对自然科普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变化,自然科普应深化变革发展理念,转变工作思维,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性命题给出科普答卷。
新模式带动自然科普新活力
青少年处于科学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科学教育尤为重要。我们要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结合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进行科普转化,开发能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的自然科技课程,并由科研人员每周定期到各个学校为中小学生授课,形成统一的自然科技课程授课规范和模式。这将有助于学校加大科学教育力度,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此外,强化“互联网+科普”理念,利用好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持续提升自然科普领域信息化水平,形成科普资源汇聚和共享平台;顺应互联网发展视频化、社交化、游戏化的新态势,创新“手段”、提高“黏度”、聚集“粉丝”、吸引“眼球”,努力将自然资源科学知识的传播渗透到微信、微博、影像、动画、视频、网游、网络社区中,拓展社会公众参与、互动、体验渠道,实现科普效果的最大化。
科研人员是科普产品第一手资料的创作者。要努力破除科研圈子中存在的“知识精英理论”,不能让科研人员因参与科普而被视为“异类”,视作“哗众取宠”。此外,相关单位还需为科普工作者提供物质方面的保障,完善奖励机制。
新思维激发自然科普新动能
发展自然资源科普产业,需要明晰市场消费者和产品供给者的关系。科普工作的产品供给者是科研工作者和科普创作者。科研工作者为科普创作提供最基础的素材,科普创作者以科研工作者提供的素材为基础,结合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将素材加工成市场需要的、符合时代特征的科普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市场思维与以往科普工作思维的明显不同在于,市场更注重需求端的偏好,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彻底完成思维的转换。
以往的科普是根据内容去创作,而不考虑内容和形式是否满足消费者的期待。而市场思维则是要根据消费者的口味来寻找内容、确定形式。不符合时代特征,不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终将会被淘汰。
自然科普事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作者系中国地质博物馆展览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