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中国科技馆携手中国煤矿文工团创作的沉浸式戏剧《华夏之光—文明的烛火》在中国科技馆演出10场。演出现场,时空交叠,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仰望同一片星空,他们追光而遇、对话探索。这是一次科学与艺术双向奔赴、跨界融合的成功探索。
中国科技馆策划创作这部沉浸式戏剧的初衷是什么?《华夏之光—文明的烛火》这个题目有何深意?10月8日,科普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
创新阐释科学文化
科普时报:作为国家级的科技馆,中国科技馆为什么想到要创作一部戏剧?
郭哲:我们要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大众科学的发展、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科技馆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学校,应当承担起这些职责。
要实现这些目标,科技馆需要不断创新科普工作形式,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是方法之一。从文化入手,挖掘科学背后的文化故事,用讲故事、讲历史文化的形式传播科学,使科普不仅仅是讲“知识干货”,要让科学也有“文化范儿”。
以艺术表达,戏剧性的叙述、多场景的转换、跨时空的交流,不仅让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真实、动人的事件情节,更利于传递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这种科学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能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有助于公众理解科学及科学探索过程。这样,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不再“高高在上”、一千多年前的水运仪象台运行原理也不再晦涩难懂。科学和公众的距离被拉近了,科学文化对观众特别是年轻人也更能入脑入心。
破解“古今中西之争”
科普时报:您曾提出“用文化搭建跨国家地区科技交流的拱顶石”,是否也希望这部戏剧的创作能够起到拱顶石的作用?
郭哲:“拱顶石”由英文Keystone翻译而来。拱顶石为拱门或拱道建筑最顶端起连接作用的石头。我们希望这部剧也起到拱顶石的作用,即沟通交流、兼收并蓄、互相包容。同样,科技馆本质上也像拱顶石一样,连接公众与科学。
搭建跨国家地区科技交流的拱顶石,能有效破解科学文化的古今中西之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
所谓“古今中西之争”,指一百多年来围绕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而多次爆发的、以古今中西之文化资源取舍为中心的思想争论。要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就要消解古今中西之争背后的文明中心论、消解中西之争的话语体系、消解古今之争的判断标准。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之道。具体在科学文化层面,搭建跨国家地区科技交流的拱顶石,就成了破解科学文化的古今中西之争的有力抓手。
以这部剧为例,1054年,北宋的司天监观测并记录了“天关客星”;967年后,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对“天关客星”演化形成的蟹状星云,实现了超高能区(0.3-1.1拍电子伏)的精确测量;而此前的1928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提出蟹状星云是新星爆发之后形成的,并基于前人的观测资料,计算出蟹状星云的年龄在900年左右,这和公元1054年“天关客星”出现的时间非常接近,这样蟹状星云和“天关客星”才被人们联系了起来。剧中,古今中外天文学家近千年对于这颗新星的探索,共同推进了人类文明发展。
因此,我们要循中华文脉开启溯源之旅,察古今东西科学文化之道,求得最大公约数,这是促进科学繁荣之大道,将为开辟科技新文明提供不竭源泉。
“文化立馆”的开篇之作
科普时报:这部戏剧叫《华夏之光—文明的烛火》,有何含义?
郭哲:北宋对于新星的观测记录,放在人类文明长河中就是一束光。它是非常微弱的,像烛火,可能会被现代科学体系耀眼的光芒所遮盖,但它对后人的天文探索具有引领作用。另外,烛火也象征了人类共同的追求、目标,古今中外的天文学家共同追光而行,探索人类文明。在游园剧中,观众随着剧情追着演员走,是在追求科学之光、文明之光。在舞台剧里,通过不同角度、不同颜色的光的设计,通过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求真探索,也是在引领观众追寻科学之光、文明之光与希望之光。
科普时报:剧中多次出现“热爱,真的能发光吗?”这句话,想传递什么?
郭哲:做科研需要热爱,科学家要坐得住冷板凳,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那这种热爱到底是什么?这部剧就将这种热爱、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具象化了。北宋司天监认真如实记录了“天关客星”643天的亮度变化;苏颂突破重重阻力,坚持研制水运仪象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科研人员在海拔4410米、氧气稀薄的艰苦环境下开展科学研究……通过这部剧,观众能清晰地感受到科学家对科学与科研的热爱。同时,这种热爱也许会感染观众,让观众关注和培养自己对生活、对学习工作的热爱。
科普时报:您希望这部剧为中国科技馆带来什么?
郭哲:这是中国科技馆“文化立馆”的开篇之作。在科学普及的“底座”上,科技馆要成为一个有文化的地方,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才有持久的吸引力。这就需要打通科学和艺术融合的界面,使之融为一体,这部剧是一个突破口。
科普时报:除了这部剧,中国科技馆还有哪些科学文化方面的探索?
郭哲:此前,中国科技馆跟央视合作了“北辰对话”。我们希望跳出传统的科普形式,让科学家与科学界之外的人跨界对话,交流一些科技社会层面的问题。
未来,中国科技馆还会继续挖掘科学背后的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艺术形式表现科学,让更多公众接受科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