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教育

□ 尹传红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4-11-01 08:22

前几天参加一个有关青少年科普读物的选题论证会,其间大家聊起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教育,冒出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10年后取代我们的是AI,但明天取代我们的可能是会用AI的人!”

不能不感慨:时代变化之快,超出了当下我们许多人的想象。早前看到国外教育界人士表达的一些尖锐观点,我还不以为意,譬如,认为当下的学校教育跟创新需求越来越强的世界之间是完全脱节的。而今已看得分明:创新的迅猛发展正在迅速淘汰社会结构中稳定的例行职业,蚕食经济体系中的传统工作机会。如果说基础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决胜未来的关键技能,那么,就要对当下“惰性”的基础教育说“不”。

不过,国外近期涌现出的一批以重塑高等教育为目标的创业企业,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启示。这些新企业利用各种极富创意的方式,提供中短期高强度沉浸式培训,以比大学学费低廉得多的成本,助推人们的职业发展。这类企业中,许多都以编程课程为核心,另一些则专注在实际技能的培养上,比如数据分析、机床加工、焊接、图文设计等;还有必备能力的培养,比如利用创意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再有就是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比如销售、营销、通用管理、领导力等。

可以预见,当人们可以在几个月时间里用合理的成本实现职业提升,而不再需要花上几年时间和高额学费来换取大学文凭,教育版图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凡此种种,都激发了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什么才是教育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如何为孩子们重塑教育,开辟一条更有可能成功的路,而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其实,爱因斯坦早在1936年所作的一次演讲中,就曾表达过这样的意思。他说:“教育的首要目标永远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那么他肯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另一方面,放眼世界来看,我们的教育体系通常都着力于推动学生学习数学、语言、科学和其他“硬技能”的发展,而不太重视人文学科、创作类学科(如音乐、艺术)、元认知技能等所谓“软技能”的培养。美国有学者针对这一缺憾所提出的21世纪技能则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批判、探究与创新能力;数字技术的掌握、应用能力;各类文化、社会的适应和实践能力。

在人工智能时代,科学教育确实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学习体验和智能化的教学资源。同时,人工智能也将改变科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强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在人工智能日趋复杂化的世界里,软技能变得更加重要,科学教育中的学习也要创新,也要进化。眼下,人工智能正逐渐将复杂的任务自动化、侵入越来越多的行业,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速度又越来越快。因此,能够为人工智能未来做准备的科学教育,可能更多要建立在批判性思维、认知灵活性和培养情商的基础上。

美国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一位先驱人物曾表示,他们招募到的最好的人工智能程序员是哲学系本科生,因为这些哲学系本科生受过形式逻辑训练,可以同时在脑海中持有多种矛盾的想法,直到真理被揭示。未来的人工智能程序员可能更多的是与机器对话,而不是向机器发号施令,这就要求他不能缺少批判性推理和形式逻辑的知识储备。

近来又有了一个新提法——情绪智力,就此可以延展的思考很多。因为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要直面大量的科学伦理问题,也可以说是哲学问题。例如,社交媒体、数字人和元宇宙已经或正在拓宽我们对自身人格和身份,以及对人类存在意义与价值的认知边界。

过去我们讲,如果处理好三大关系,我们就能够比较从容地面对社会和人生。这三大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现在或未来,窃以为应该再加一条:人与机器的关系,即人机关系。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