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历史最悠久的试验基地——

重温农业科学家“激情燃烧的岁月”

□ 王 锋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4-11-08 09:58

在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藏”着一块国家级试验田——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综合试验基地,这是中国农科院历史最悠久的试验基地,可追溯到1942年建立的新乡县696亩原种圃。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农业科学家从中国农科院来到这里,扎根这里,多项农业科技从这块试验田诞生,被推广至全国。

为改善科学家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1969年新乡专员公署在该基地建造了一栋两层专家楼,用于设置实验室,安排生活起居。如今,原址旧楼已被拆除,1∶1原貌复建了新楼。青砖红瓦红色门窗的小楼里,有一个面积800平方米的展厅——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精神展馆(以下简称展馆)。

走进展馆,可以看到试验台、显微镜、水分测定仪、烘烤箱等科研设备及试验记录等文字资料,实景还原了专家楼一层生物实验室的部分场景。参观者们可以在这里重温那段农业科学家“激情燃烧的岁月”。

毛主席曾视察这块试验田

这不是一块普通的农业试验田。1958年,毛主席曾视察其中的棉花田,充分肯定了新乡县棉花增产的成绩。新乡县至今保留着“毛主席视察田”,与展馆一起讲述着这些农业科学家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棉花总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原本是小麦主产区的新乡,根据国家安排,开始大面积种植棉花。但当时棉花病虫害严重,产量不高,亩产皮棉不足20斤。

1951年起,我国著名农业昆虫学家齐兆生带领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3位科学家在黄淮海棉花主产区做调研,并立志“治不好棉虫,我们就不走了。”他们白天骑自行车下地调查,晚上开会总结,年复一年。直到1956年,他们发现新乡县的棉花病虫害是黄淮海区域最严重、最具有代表性的。只要找到解决这里问题的方法,就可以在整个华北乃至全国复制推广。

于是,1957年他们建立了20万亩的棉花治虫保产示范区,进行菊酯类杀虫剂防治棉铃虫试验。最终取得了亩产65斤皮棉的好成绩,较相近年份平均产量和示范区外产量增产2.4倍。

齐兆生在新乡干了24年。展馆内的双喷头喷雾器,是他当年在新乡推广内吸磷防治棉蚜虫的见证。

此后几十年里,一代代农业科学家薪火相传,郭予元院士、吴孔明院士等著名农业昆虫学家,先后接过齐兆生的“接力棒”,几代人在这块试验田长期驻守。他们致力于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农作物新品种引进,新型植保技术、新型药械研究以及抗虫、抗病棉花、小麦育种研究,用这里的测报信息和产出的新成果,指导、服务华北乃至全国的农业生产。

“盐碱窝”里诞生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展馆内陈列着算盘、洛阳铲、土钻和小桶等,这是我国著名的土壤学专家王守纯当年治理盐碱地时用过的科研工具。

新乡市洪门乡曾是我国典型的重盐碱区,土壤盐碱板结,树不长、草不生、庄稼几乎无收,被农民称为穷“盐碱窝”。1960年—1968年,王守纯带领一批科学家在这里建立盐碱地改良科研基点,探索治理盐碱地的方法。

王守纯常年挽着裤管、赤着脚,与农民一起下田劳动、搞试验。他结合“起碱刮毒”“热犁热种”“冲沟播种”等做法,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和30多次试验,首次提出了“豫北地区盐碱地土壤盐分呈‘T’字型分布”的学术观点,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冲沟躲盐巧种”为核心的一整套棉花和小麦保苗增产的耕作技术。这项技术很快就在河南、河北、山东盐碱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使三省的棉花小麦单产成倍增长。研究成果于196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对我国黄淮海平原以及全国盐碱地的治理开发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老一辈农业科学家打下的基础上,目前,200多位科学家扎根新乡,为中国农业的未来接续奋斗,传承着“扎根乡村、潜心科研、攻坚克难、造福人民”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精神”。

(作者王锋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试验基地管理委员会业务科科长)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