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之窗
作为国粹,篆刻可谓书法、章法、刀法的完美结合——一枚小小方印,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还兼具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
篆刻,又名刻印、治印,因一般采用篆书字体入印,先书后刻而得名。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人们就在龟甲和兽骨上用刀具刻画文字,现代称之为甲骨文,这便是篆刻的雏形。篆刻由工匠技术升华为文人艺术,跨越千年,历经两个高度发展。
第一阶段,战国、秦汉及魏晋六朝,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这时期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尤以汉代玺印为代表。汉印结体简化,笔画平整方直,并以鸟、虫、书入印,装饰精美。汉代铸印庄重雄浑,凿印健拔奇肆,因此成为后世篆刻艺术的重要渊源。
明清又迎来篆刻第二个发展阶段。明代中叶,印章由实用品或书画附属品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篆刻艺术。自从明代篆刻家文彭发现“灯光冻石”可以作为治印材料起,石材才被广泛应用。随后,文人篆刻渐成风气,形成了徽派、浙派、皖派等篆刻流派,何震、程邃、丁敬、邓石如等篆刻名家辈出,各树一帜,争奇斗艳,将篆刻艺术推向新的高峰。
从古至今,篆刻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文人雅士乃至百姓所推崇。作品内容丰富,形制多样,可分为姓名章、年号章、斋号章、鉴藏章、闲章等。历代皇帝的玉玺和御宝都是以篆文刻成的,如乾隆皇帝的“田黄三链章”、“八征耄念之宝”御宝交龙钮和阗青玉玺。明代泉州人、南京刑部主事、云南姚安知府李贽的印章为篆书,乃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寿山石篆刻作品;清末民族英雄、福州人林则徐的私人印章“臣林则徐”四个字,也是篆文。文人们将诗句、警句、格言等铭刻成章,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使篆刻成为一门与书画媲美的艺术。
21世纪以来,随着传统国学的复兴,篆刻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将篆刻艺术推向世界。2009年9月,中国篆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篆刻过程包括选材、写稿、镌刻、钤印等。篆刻用材以石材为主,兼及玉石、象牙等,印石以青田石、寿山石、昌化鸡血石、巴林石等为佳。写稿是篆刻的核心环节,有“七篆分三分刻”之说,分反写法、水印法等。镌刻讲究刀法,主要有冲刀和切刀两种。钤印即盖印章,分朱文(亦称阳文,指文字凸起)和白文(亦称阴文,指文字凹入)两种。朱文与白文综合使用相得益彰,特别耐人寻味。
篆刻技艺的基本构成要素为书法、章法和刀法:书法,印章文字多用小篆,宋元前大篆、缪篆等均可入印,篆刻要求书法艺术的修养,即“刀中见笔”;章法,指印章文字的安排和布局,篆刻艺术上也叫“分朱布白”,遵从虚实疏密、欹侧均衡的艺术规律,以构成一个完善的艺术整体;刀法,即用刀技法的简称,指用刻刀在印石上镌刻文字的技巧与方法。篆刻是书法与刀法相结合的艺术。刀法不仅可以表现书法的笔意,而且能表现出独特的“金石味”,充分展示篆刻艺术的个性美,或古朴苍劲,或端庄典雅,或秀丽多姿,或粗犷豪放……
文人墨客和治印工匠以石为纸、运刀如笔,于方寸中谱写着诗情画意,让每一枚印章都独具匠心,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者系湖北省荆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