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名学者倡议的“尿计划”是个啥

□ 科普时报记者 史 诗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4-11-15 09:56

近日,110多位中国学者联名发表《中国尿计划倡议书》,呼吁全国对尿液领域有深刻认识的专家学者、社会机构共同合作,全面系统研究尿液的各种成分,建立成员间的共享数据库,为未来疾病的早期、精准、个性化诊断奠定基础。

不受自我调节机制影响

“与血液标志物相比,尿液标志物能更早发现人体健康状态的变化。”北京协和医院助理研究员吴建强告诉科普时报记者,人和动物体内有种“稳态机制”,这一自我调节机制能将血液成分维持在某一平衡状态。

吴建强举例说,如大量饮酒的人,血液酒精含量超出正常水平,人体会通过代谢等途径迅速把酒精排出。在健康状态或疾病早期,这种机制的调节能力很强,一旦某种有害物出现在血液中,马上会被清除。因此,验血有时很难检测到疾病早期的明显变化。尿液不受这种机制影响,还会接受、积累人体内环境产生的变化。所以,研究尿液标志物能更早发现疾病征兆。

尿液可反映肿瘤变化

尿液通常被认为是肾脏代谢的产物,传统的验尿仅限于判断肾脏健康状态,或泌尿相关疾病。吴建强表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尿液可以反映各种肿瘤疾病的变化。

科研人员发现,尿蛋白质组不仅可以反映各种肿瘤的变化,包括胃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其他疾病如冠心病、新冠肺炎、家族性帕金森病、急性胰腺炎等,也能在尿蛋白质组中发现相关标志物。加大尿液标志物研究将对临床医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它能够为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监测、个体化治疗、预后评估等方面带来显著的改善。

目前,国际上关于尿液标志物的研究越来越多,产出了大量与疾病和衰老相关的重要成果。但是,吴建强表示:“中国的样本不能拿到外国去,所以百余名学者联合倡议在中国开展尿计划。”

吴建强介绍,中国尿计划预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25年至2029年,完成中国健康人群的尿液组学分析;第二阶段是2030年至2034年,完成中国常见重大疾病的尿液组学分析;第三阶段是2035年至2039年,借助尿液组学分析完成衰老等重要科学问题的探讨。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