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被贬黄州时,在好友的帮助下,得城东一块闲置坡地,从此开启农夫生活模式,并借城东坡地自号“东坡居士”,故而得名“苏东坡”。
数次被贬的苏轼,不仅拥有丰富的生活经历,也获得了绝佳的品茶机会。有来自皇宫的龙茶、凤茶、京挺等贡茶;有来自好友的建安茶、月兔茶、小龙团等赠茶;更有在生活之地品到的龙井、蜀茶、海南茶……
东坡先生爱茶爱到了梦中,于是有了《记梦回文二首》。回文诗的用韵、形式对文字要求很苛刻,用回文诗写茶诗更是少见。且看其回文诗“酡颜玉碗捧纤纤”,反过来读“纤纤捧碗玉颜酡”;“红焙浅瓯新火活”,反过来读“活火新瓯浅焙红”。无论正着读还是反着读,梦里还是梦外,茶与佳人都被他写得独具匠心。
因此,东坡先生亲自“种茶”也就不足为奇了。他将“已与松俱瘦”的茶树“移栽白鹤岭”后,“似许晚遂茂”。他不仅生动地记录了种茶场景,还成为我国茶树栽培技术不断发展的有力佐证。如果说,人们认为茶是通过“柴米油盐酱醋茶”占据了厨房,通过“琴棋书画诗酒茶”占据了书房,而东坡先生则让茶走出了家庭消费圈子,让人们的视野进入了茶农的生产层面。
不难想象,出生于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的苏轼,打小就与茶打交道。据专家研究,他家离西汉时期著名的武都茶叶交易市场仅有20公里。因此,对他影响颇深的蜀茶必定成为其“口粮茶”,自然也就会有不同于常人的冲泡心得。因此,他敢于在外交场合以蜀茶和姜配伍成姜茶代替龙团冲泡给使者喝,让拉肚子又不得不出面接待的官员以茶代酒,招待辽国特使。他冲泡的茶异香扑鼻,在座的几位大人喝下后,只觉神清气爽,十分舒坦。不仅让患病的官员在特使面前表现良好,还用此茶治好了他们拉肚子的毛病。
茶到了东坡先生手上,就成了治病良方。于是,这款“一半蜀茶,一半生姜,用新汲井水浓煎即可”价廉物美的姜茶,被人们取了个“东坡茶”的雅名。令人高兴的是,在宋代主要用于边销的蜀茶,发展到今天,其品类已经日趋丰富,包含了多种茶类,如蒙顶山茶、雅安藏茶(黑茶类)、峨眉山茶等。
有趣的人总能从生活中挖掘出无限的乐趣。后人将东坡先生的“欲把西湖比西子”(《饮湖上初晴后雨》),与“从来佳茗似佳人”(《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集成了一副对仗工整,宛然天成的对联。据说,自清末西湖藕香茶室挂出此联后,人们走进杭州任何一家茶馆几乎必见此联。如果东坡先生在世,想必仅此一项就可以收版权费收到手软,又何至于生活窘迫到全家29口人每天最多只能花150钱的“中年方知穷滋味”程度。
苏轼一生嗜茶、爱茶,善于品茶。为后世留下了80多篇咏茶的诗赋文章,内容涉及评茶、种茶、名泉、茶具、尝茶、煎茶、茶史、茶功乃至茶花等方面。我们甚至从中可以看到,他得意时办茶会,可用龙井泉水煮私藏的“密云龙”与众名士同饮;失意时也办茶会,在极度贫困中招待友人后,发出了“客来茶罢无所有”的吟唱。正是这样富有茶,穷也有茶的日日有茶相伴,他才完成自己,成为永远的“苏东坡”。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生活中的苏东坡有了茶,他到哪里,哪里就成了富有人文底蕴的地方。当太阳高照,口渴无茶时,也就有了“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的生活气息。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副编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农业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